清河小子 作品

第19章 搬遷

 關於玉米種植的事情,雖然張恪也很關心,但此事倒是不用他去操心什麼的。上到皇帝,下到老師甚至是郭守敬,陳慶之等大員都盯著呢,輪不到他插手什麼。當然,試種成功,他自然是很高興的,畢竟這裡面也有他的付出。而他也希望皇帝及其他大臣能看在他有了這麼個苦勞的份兒上,支持他所力主推行的海貿及市舶司等事宜。 

 向老師問了一下,關於在京城為市舶司選址建衙的進展。周勃告訴他,已經給他找好了地方,為了工作方便,就在離禮部不遠的地方,給了他一座小院子作為市舶司辦公地。也跟吏部打過招呼了,他們會盡快安排人來找他報到的。張恪一聽,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趕緊問清楚地點,當下便決定過去看看。 

 一路打聽過去,在禮部衙門邊,倒是很容易就找到了那座小院。小院大門敞開著,張恪信步而入,轉了一圈後,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設施還是挺齊整的,用後世的一句話,那就是,可以拎包入住的。既然有了自個兒的地方了,張恪便決定立即就搬遷過來。其實,真說起來,京城的這個市舶司如今倒是沒有太多業務的。倒是青龍城的市舶司,如今應該是比較忙碌的。算算日子,第一次遠洋航行,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而隨著遠洋貿易的正式開啟,市舶司也將要開始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工作了。為遠洋貿易的順利有序的開展及後續的不斷發展做好相應的準備。 

 不過,雖然京城的這個市舶司,目前沒有太具體的業務需要處理。但在張恪的規劃裡,這裡應該在未來充當著各地市舶司與京城之間的聯絡處這樣的角色的。它的存在,也能讓朝廷的中樞放下心來,不讓其覺得這個市舶司是脫離中央控制的獨立王國。它雖然沒有具體的行政決策權,但所有的市舶司,最終都會將收益彙總到京城市舶司,並由其代表各地所有的市舶司將其上呈朝廷。這樣做,是為了給各地方市舶司儘可能的解套,讓他們能夠輕裝上陣。畢竟是新生事物,要處理的問題,涉內又涉外,紛繁複雜,要想更高效的處理好那些問題,就必須儘量減少後方的掣肘,放大其自主權。當然,後續還需要配套有效的監督機制,避免他們做大後,不受控制,另立山頭,各自為政。但目前有張恪在,這一點兒倒是可以緩一緩的。 

 考慮好這些,張恪對於京城市舶司的定位也差不多確定了。它就是市舶司的總聯絡處,並負責會計,審計,宣傳,監督等工作,但不觸及地方市舶司的具體事務。就目前而言,主要工作就是相關規章制度的建制及遠洋貿易的宣傳,以便吸引更多的商人參與其中。正想著這些事情時,有三個人走了進來。張恪看他們穿著青色衣衫,便猜想他們應該是吏部派遣過來的吏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