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9章 竇娥冤

 張恪聽聞此事,心情也是憤怒不已。拿別人的感情開玩笑,這是非常下作的行為,因此還導致了一條生命的凋零,這就更加惡劣了。然而,對此他們卻不必揹負任何的法律責任,這事兒最終只是成了一件憾事。而那個女子的死,一個鮮活生命的凋零也終究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這或許才是這整件事裡最讓人感覺到寒心的事情。只不過,對此,張恪其實也做不了什麼的。鎮海王的存在本身,不僅事關朝局穩定,也是皇家與官員系統之間的平衡,中央與地方權力的互相制約等等政治安排裡的關鍵性人物。沒有誰會因為這事情,對鎮海如何的,因為那不符合整體利益,不能因小失大,那些大人物們恐怕就是這麼看待這件事兒的。 

 張恪長吐了一口氣,有時候,雖然不是不明白人力有時而窮,但終究是意難平啊。雖然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裝做不知道的,也完全可以不去給自己惹來麻煩的。然而,心裡面終究還是過不去啊。仔細地想了想後,張恪倒是有了另外一個主意,便和許鶴先一步一起回了住處。找來紙筆,將腦子裡所能想起的一些東西慢慢的寫下來。張恪寫完一張紙,許鶴便將其拿起來,湊到眼前細看,由於年紀大的關係,他的視力已經退化了,必須仔細的分辨,才看的清楚。 

 只見那張紙上,所寫的是一個叫做《竇娥冤》的故事梗概。上面講了一個叫竇娥的女孩子,被人陷害後枉死,並在死前立下三個咒怨:血濺白布,六月飛雪,三年大旱的故事。這第一張紙上只寫了故事大綱,但僅就這一百多字,已經讓許鶴對這個叫竇娥的女孩子的命運,心生同情了。而故事中她的三個詛咒這個情節設定,也立即讓他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待張恪又寫完一張後,便立即又將那張紙搶了過來,迫不及待的看起來。 

 關於《竇娥冤》的故事,在另一個時空裡,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了,這個故事也被改編成為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呈現給了普羅大眾。不過,對於太具體的故事情節,張恪卻記不太清了,對此他也只能自己發揮了一下想象力,但還是儘可能的保留了其中最經典的部分,對其中極具悲劇色彩的橋段予以了保留。包括其中的反派人物張驢兒父子,庸醫賽盧醫,貪官桃杌等是如何陷害竇娥的,竇娥為了蔡婆如何被屈打成招,上了刑臺問斬,如何質問天地不公,在刑臺上發下咒誓;竇娥冤死之後,如何的感天動地,以及三個咒誓全部應驗等等,這些主要的架構,都要儘可能的去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