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4章 第二喜

 “我出五百兩,誰也別跟我爭。” 

 “五百兩?五百兩就想拍下這首詞?做什麼美夢了?陳掌櫃的,你還是一旁歇著吧。我出一千兩。” 

 礬樓大廳裡各種各樣的聲音傳來,高芝頗為不解的看著樓下這一幕。這詩會辦過好幾屆了,從沒有過這種狀況啊。雖然現場的詩作是以拍賣的方式拍出去的,但大家也都明白,這不過是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而採取的一點小手段。因而,即便是表面上,互相在不斷競價,那也不過是在走過場,甚至說,即使有所謂君子之爭,也是表演的成分多一點。照道理,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啊,怎麼現在卻好像真的彼此之間不再謙讓,甚至起了爭執呢?高芝連忙命蘭兒趕緊去探清情況。 

 大廳中,臺上的許合子,正既驚訝又無奈的望著臺下爭得不可開交的人群。剛才,她將張恪寫的那首詞拿到臺上,交給幾個評委。對方一看到那首詞,便目瞪口呆,隨即便激動的將她團團圍住。見勢不妙,許合子趕緊舉手,聲明那首詞不是她寫的,寫詞的張敬之有事已經提前離開了會場。幾位評委聞言愣了一下,這人怎麼寫完詞後就離開了?此人倒是大才,這首詞無論是格局還是意境,都是近年來少有的佳作啊!嗯,晉州,張敬之,咦,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聽過呢。不管了,這樣的作品必須力推置頂啊。於是,評委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宿老,便親自上臺,誦讀了這首詞,而且是連續讀了三遍才罷休。 

 而後,整個會場便炸開了鍋,此詞豪放深沉,慷慨悲壯,讀來卻又讓人回味無窮,蕩氣迴腸,從滾滾長江東逝水,到都付笑談中,讓人彷彿經歷了一番歷史的洗禮,卻最終收穫了一份淡然與灑脫。即便是沒有太深厚的文學功底,也知道這首詞必然是會成為傳世之作的。反正來這兒,本來就是打算捐錢的,那何不拍下這一首呢?要知道,可不是什麼詞都能夠傳世的,這不管是誰,家裡要是有了這樣一件作品,那是可以用來裝逼……哦,不是,用來提高審美的呀。於是,對這首詞的爭奪戰就此展開了。 

 之後,關於這首詞的作者,張敬之的一些信息,也逐漸的傳開。比如他在十一歲就寫過一首《詠鵝》廣為流傳;他還寫過《蝶戀花·春景》被人傳唱;今年中秋夜,他還在南定城望海樓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乃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有人還說,這首詞已將中秋詞寫絕了,此詞一出,再無中秋詞等等。當這些信息在會場中逐漸的傳開後,這首《臨江仙》便越發的受到眾人的追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