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11章 鯨 魚

 之後,在眾人的鼓動和催促之下,許合子經過一番準備後,便現場將這首《水調歌頭》演唱了一遍。在另一個時空裡,這首詞也有過許多的音樂版本。但那些現代音樂自然與許合子的唱法,大相徑庭的。這裡面倒是沒有辦法去比較孰優孰劣。只不過,或許是因為,許合子是在現場演繹的,在張恪聽來,這種近距離的演繹,更容易觸動到他的思緒,調動起他的感情,使其沉浸其中,因而也令得他更為的迷醉。 

 一曲唱罷,眾人久久回味,好一會兒才響起掌聲。錢宸一邊鼓掌一邊讚歎道:“這詞好,唱地也好,今日中秋宴,有了這一詞一曲,無憾矣!”其他人聞言,紛紛點頭贊同。此夜過後,許合子作為這首詞的首唱,自然也會更加的聲名遠播。為此她又特意過去向張恪敬了杯酒,以示感謝。作為伶人,本身的藝業固然是其成名的基礎。而技藝這種東西,無論是誰,只要找個名師,再花點功夫誰都可以去慢慢打磨的。但當技巧被磨練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要想更進一步的去增加自身名氣,就不得不靠一些其他的手段了。詩詞或文章,本身就能夠以紙張為載體去傳播,而唱歌跳舞就不行了,在這個沒有錄音,視頻的世界裡,就只能靠口耳相傳了。因而,伶人的名氣,很多時候要藉著文人或作品本身的不斷傳播而跟著其水漲船高。而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許合之看來,能成為傳世之作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張恪的才名自然也會名動天下。今夜之事必然也將成為佳話,在士人及民間廣為流傳。如此,作為這首詞的首唱,許合子自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樁盛事的一部分,也因此會被人不斷的提起,這種事兒,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也正是她特別要對張恪表示感謝的原由。 

 內心驕傲的許合子,曾經對於自己要以聲色娛人,難免自怨自艾過。然而,隨著她持續的在歌唱上下功夫,並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天賦後,她開始逐漸地醉心於此道,也自然而然的開始有所成就,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然而,直到今夜之前,她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儘管她唱過諸多曲目,但那些歌其她伶人也在唱,即使她唱得比其他人好,卻也不能說就是她的代表作。伶人與詞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伶人需要唱本,特別是好的唱本;而詞人也需要依靠伶人的傳唱,讓自己的作品能廣為流傳。因為這種特殊的關係,當人們談論起某一首好的詞作時,詞人和伶人便常常會被聯繫到一起,比如:在某某場合,某某文豪作詞一首,某某伶人當場歌以詠之,令聞者落淚巴拉巴拉……。用現代的白話講,就是蹭熱點。總之,想要在眾多伶人中脫穎而出,是需要好的作品幫襯的,這也是許多伶人不惜重金向一些有名氣的文人求購詩詞作品的原因。而今夜,許合子因緣際會下能首唱這首《水調歌頭》,可是撿了大便宜了,也難怪在場的其他伶人,都一臉嫉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