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1章 跟對人

 六月中旬,因江堤決口及連降暴雨引發內澇,導致被迫遷徙,遠離江邊的宜安城百姓,正熱切期盼著重新回到城裡。天空已經放晴了七天,宜安城內的積水也已基本退盡。經濟上的損失,雖然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但是相比起三年前的洪災,此次官府的作為,倒確實是稱得上可圈可點的。不僅及時將百姓和可帶財產悉數及時的轉移,後續的賑災事宜也是做得井然有序,頗有章法。同樣是遭災,但比起三年前,無論是人命還是財產的損失,都減少了很多。宜安城的百姓,對於在三年前的那次洪災之後才來上任的城主劉安的認同感,也因此與日俱增。如今大家就等著劉城主一聲令下,便回到城裡去重拾家園了,然而,城門卻依舊緊閉著。怎麼回事兒啊?大家都盼著早點回家了,咋還不開門了? 

 宜安城,往北十里,有座山峰,名曰朝雲。宜安城三十萬百姓此時就暫居在朝雲峰的周遭。連綿不絕的帷帳,星羅棋佈的從山腳布到山腰。現任宜安城主劉安此時正在山腰處的臨時官帳內,招待著從京城來的水部郎中郭守敬一行。雖說從品秩上,大家都是四品,但郭守敬不一樣。不是因為他是京官,而是因為他在水部工作了四十多年,勞苦功高,深得皇帝的器重,以四品官身特賜穿紫服,儀同二品。因此劉安在郭守敬面前,皆是以下官自稱的,況且人家現在還頂著個"巡按御史"的頭銜,這可是欽差,代表皇帝的,就更不可能託大了。 

 一邊吃著簡單的飯食,郭守敬還一邊與人交談著。宜安城是此次巡江查訪的第一站,一到這裡,郭守敬便立即進入了工作狀態。既不擺欽差的譜,也沒有上官的架勢,吃個飯也沒有要求另起爐灶,而是與大家一起,有什麼吃什麼。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舟車勞頓後,也不說休息一下,而是立馬召集宜安城的官員,不斷詢問了解情況,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這是一個真正將百姓,朝廷放在心上的官員,也難怪他要出差,皇帝要上趕著派自己的親衛隊隨行,這一切,他當然是值得的。 

 吃完午飯,郭守敬便要求上堤壩去看看。劉安考慮到他畢竟六十多歲了,請他稍作休息,卻被他拒絕了。無奈下,劉安只好親自領著他們下山,往堤壩走去。一路上,不斷有百姓向其詢問,何時重開城門。然而,因為上游還在持續降雨,地處中游的宜安城會不會再次被衝擊到,現在委實還難以確定。萬一,洪峰再來,難道才剛回城就又要再跑出來?因而對著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劉安也只能模稜兩可的道:就快了,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