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5章 弊 案

 酒菜上來後,三個人便吃喝起來,但因為還掛心著隔壁的士子們,三個人的酒都只是淺嘗輒止。沒滋沒味兒的吃了一會兒,隔壁的雅間終於走過來兩人。楊博待他們進門後,將門關上。張恪主動站起來先介紹道:"這兩位都是在下至交,這是楊博楊增文;這一位是周通周明達。" 

 那兩位舉人拱手向楊周兩位行了行禮,自我介紹道:"在下林庭謙字子尚,這位是吳磊字誠毅。" 

 眾人重新落座後,林庭謙道:"方才經我等商議之後,已決定若是張兄真的能幫我們將冤屈直諫於皇帝陛下,我等明日自會取消承天門之行。不瞞三位,出此下策,在下屬實也是無奈,都是有家有室之人,若非萬不得已,苦無它策,誰又願行此大逆不道之舉呢?" 

 張恪拱了拱手,再次保證道:"請兩位放心,只要諸位所說的,都是事實,張某保證,一定會在陛下面前仗義直疏。" 

 林吳二人互望一眼後,便將自會試以來,所有的事情合盤托出。卻說,會試後放榜,林吳等士子落旁,心中自是失望挫敗不已。然而,幾千個舉子參考,取貢者二三百,錄取率十不足一,這麼低的概率,沒有考中,雖然不甘心,大部分人最終也只能黯然接受結果,回去再重新讀過,等待下次再考。也有一些落榜的士子,會在京城停留,尋機去結識一些有實權的高官或是名士,這些人有向皇帝和朝堂舉薦人才的資格和名額,若能得到舉薦也省得再去走科考那種獨木橋了;還有的會選擇去往軍中,擔任幕僚之類的,雖然願意去軍中的士人不多,但好歹也是條出路。像當初在黑龍城,北軍統帥袁煥就曾動過心思,想將張恪留在自己的軍中擔任幕僚。若張恪不是有周勃這樣一個老師,那麼加入北軍充當智囊,卻也不失為一個踏入仕途的選擇。畢竟,要通過正兒八經的考試入仕途,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會試考完一個月後,正當林庭謙還在不斷於京城尋覓著各種機會時,他偶然參加了一場士子的聚會。其時,一位上榜的士子竟於醉酒後,以言語嘲弄他說:"會試高中,於我而言,不過如探囊取物一般。不怕告訴你,在考試前我就已經知曉會試的考題了,所花費的不過五百兩銀錢。似爾等這般只知苦讀,卻不諳世故人情的,再考多少次,都是中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