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23章 風 波

 張恪聽完,皺了皺眉,問道:"你是怎麼得到這個消息的?還有,都是哪些人在指責存在弊案的,他們有什麼實證嗎?"張恪又看了看周圍,門口委實不是談話的地方,便將周通拉進了家中。 

 周通坐下後,道:"是李嚴的一個朋友,來自北方黑龍城,叫秦銳的,他已在春闈中榜。據他所說,此事是一些落榜的士子搞出來的,有二三十人。他們落榜之後,心生不滿,又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謠言,說此次春試前,試題就已經洩露了,因而準備鬧事。" 

 張恪聞言,奇怪道:"二月中旬春闈考試,如今都已經五月了,為什麼時隔這麼久才來鬧事?他們有什麼證據,還是隻是道聽途說?" 

 周通搖了搖頭,表示不知。張恪皺了皺眉頭:其實,因落榜而鬧事的士子,歷來都有,畢竟一個人辛辛苦苦讀書,滿懷希望來考試,一旦落榜,這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稍微被挑撥一下,就有可能上頭,進而不顧一切鬧事。他們並非不知道朝廷對於士子無故鬧事,一向都懲罰得極為嚴厲。然而,一旦心生魔障,便顧不得那麼多了。此事,畢竟關聯到老師,張恪也不得不慎重對待。作為主持考試的部門長官,若是此事影響擴大,對於周勃的官聲名聲都將造成極大的損害。在民間,普通的百姓可不會去管事實真相是什麼,他們是願意去傳播那些陰暗和八卦的事情的。張恪自然是相信老師的操守品行的,但這沒用,這種事兒只要一鬧大,就是一身騷,躲都躲不掉。怎麼辦呢? 

 張恪道:"此事,老師知道了嗎?他有什麼對策嗎?" 

 周通苦笑道:"此事,我一收到風聲就告訴二叔了。但他說,清者自清,叫我不用管。" 

 張恪聞言,也是無奈一笑,這還真的是老師的口吻。但周勃終究對輿論的威力,不夠了解,那是可以硬生生毀掉一個人的力量,正所謂:人言可畏,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只要一個風向形成了,是非常難以扭轉的。只是,此事究竟是那些落榜士子自發的行為,還是有人在背後惡意挑撥操弄,那些士子手上是否有什麼具體的實證等等情況,如今都一無所知,這又該如何應對了?也不怪周通會如此焦急,張恪聽聞後,也是一陣頭疼。 

 想了想後,對周通道:"這種事兒,放任不管,是不行的。如今我們還是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準備鬧事的士子都有誰?他們有什麼倚仗敢鬧事?以誰為首或者背後是否有人在挑撥等等,都需要多方打探,儘可能多的,事無鉅細的去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事兒,你多費費心,多找些人幫忙打聽。至於老師那裡,消極應對絕對是不行的,明天我就去找老師談談。"依據另一個世界的經驗,應對輿論危機,遮遮掩掩或消極以對,都絕非良策。反而應該快速的做反應,公開透明的處理事件,積極誠懇地面對,才可能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