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9章 詩會(上)

 張恪不得不再次拱手介紹自己:"小弟張恪字敬之,晉州人士,這廂有禮了。" 

 此時,楊博已經看完了那首詞作,意味深長地看了張恪一眼後,又朝陳亮點了點頭,確認了一下張恪的身份。原本以為這個新交下的朋友,謙遜,博學,雅緻,不落俗,是個可交之人。可又忽然之間發現他還可能是個天才,這就有點超出自己的預期了,要不要重新調整彼此的定位了?可是,那又顯得刻意和俗氣了,豈是交友之道?唉,糾結啊!倒是周通沒有太感意外,因為他曾在堂妹周薇那裡看到過張恪寫的另一首詞《雨霖鈴·寒蟬悽切》。這兩首詞,一寫春,一寫秋,但皆情感充沛,在寫景喻情,調動讀者情緒思維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毫無疑問皆是上好詞作。 

 張恪看了眼那張紙,他當然不會忘記這是他在黑龍城時為了幫江風出頭,寫的詞。但是這詞是怎麼傳到這裡的,是當時有人恰好在現場目睹過,如今將其帶來京城了?要知道,相隔不過短短几個月,以現今的通訊手段,即便是以朝廷的資源去傳播信息,都是極為低效的,何況是民間自行傳播的。到底是什麼人,將這詞傳到這裡的?好在,沒一會兒,他便得到了答案。 

 茶亭內,李嚴正站在自己爺爺李澤身後,小聲稟報著什麼。從事一輩子教育事業,李澤一向嚴謹,無論是對自己的學生還是自家孩子。不過,自從致仕之後,最近這些年,倒是比從前開明瞭許多。以他的年紀還願意每年出面主持詩會,也是想給年輕人們更多的機會和舞臺,展示才華。所以,雖然今天舉行的是以夏日荷花為主題的詩會,可李嚴卻拿了一首抒寫春天的詞作出來,有文不對題,搗亂之嫌。但在看過那首詞後,卻也不得不承認,身為愛詩詞好歌賦之人,見到這等詞作,是很難控制自己不去分享的。不過,終究詩會才剛開始,為免跑題,還是暫且將之放置一旁,轉而主持起本次的荷園詩會。 

 眾學子知道李澤等到來後,紛紛向茶亭的位置走來,向李澤等文章宿老,學界泰斗行禮問安。輪到張恪時,當張恪學著其他學子行禮,自我介紹道:"小子張恪字敬之,拜見李公,趙公…………。"時,茶亭內頓時靜了靜。不過,因為早有預期,張恪行完禮後,便跟著前面的人向前移動,畢竟後面還有長長的隊伍了。站在李澤身後的李嚴,看到張恪走出茶亭後,便與楊博,周通,陳亮走至一旁聊天了。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張恪本人,看著倒是一表人才,風采照人。只是不知他與楊博他們是何關係?都是京城人,雖然與他們三人不甚熟悉,但認識還是認識的。只是他們的組合也有點奇怪,楊博是酒樓老闆,陳亮雖然出身在書香門第但倒也是個生意人,而周通是京城周家的人,妥妥的世家子弟,這幫人怎麼湊在一起的?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情此景頗令人費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