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 作品

第10章 音 訊

 朝會後,周勃將張盛,張遠等請回了府邸。書房裡,周勃請二人坐下後。張盛主動解釋道:“赴京之前,恪兒找老朽談過,他說:今次之事,要過關,應該不難。畢竟我張家在礦上並無虧心違法之舉,自也不懼朝廷的查處。然而,此等事,有一難道就不會有二,有三了嗎?我張家往後難道都能一直化險為夷?家族一直處在此泥淖之中,又如何能安心發展?君子久立危牆之下,不良於行。長此以往,非智者之所為。” 

 周勃聞言,點頭讚許。張恪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強自揹負超出自己能力的東西,久而久之,反受其累,也會干擾自己正常的行動,得不償失。張盛又道:“如今,我張家主動放棄這些,看似失去了一大筆財富。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來,在皇帝及朝堂上贏得了聲譽;二來,擺脫了礦山的泥淖,不用再擔驚受怕;三來,有此次獻礦山之舉,皇帝感念於心,將來張家若有所求,只要不是太過分,皇帝焉會不允;最後,無論將來,朝廷讓誰來做晉州城主,對張家都必禮讓三分,如此,何樂而不為?” 

 張遠嘆道:“小族長,真英才也。事無鉅細,皆瞭然於心;行事之間,張馳有度;胸襟氣魄,恢宏大度。如今雖失了礦山,但我相信,在小族長的帶領下,我張家必會更加繁盛。” 

 周勃點頭笑道:“此次朝會,諸公紛紛嚷嚷,卻無人知曉,這樁樁件件皆在一個十六歲少年的運籌帷幄之中。呵呵,那些宵小之輩,專行那蠅營狗苟之舉,終究是落了下乘,其胸懷格局比之恪兒,猶如雲龍井蛙,不可以道里計也。” 

 翌日,周勃下了常朝後,找到張盛,張遠,道:“剛剛朝會上,陛下已經欽點工部右侍郎楊修為新任晉州城主。” 

 張遠笑道:“竟是楊大人,倒是熟人。” 

 周勃道:“昨日忘記問了,這位楊侍郎和張家有何淵源,竟肯在朝堂之上為張家仗義直言。” 

 張遠笑著將當日冬衣的事情說了一遍。周勃聽後,笑道:“如此,正好。以後張家在晉州,可放心發展了。其實,昨日的朝會。除了張家,收穫最大的就屬這位楊侍郎了。可以看出,陛下對其印象頗佳,否則也不會乾綱獨斷,欽定他來當這個城主。既然你與他是舊識,倒是可以與其多多親近,此人能力頗強,如今又簡在帝心,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張遠聞言點了點頭,躬身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