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牛 作品

第23章 四門功課

 樊簡的第一門功課是醫術,外祖父杜如海想要將一身精湛的醫術傳授給樊簡。他雖有兩個兒子,但是長子杜青雲從小酷愛習武,並且武學天賦出眾,於醫術一道卻是興趣缺缺。十歲之前跟隨自己學習醫術,沒有太多亮點,之後便被紫霄宮現在的掌教俞逍遙收為弟子上山學藝,直到這兩年方才能夠經常回來,以他的醫術水平,也就勉強協助經營一下醫館,要說繼承父親衣缽,那是絕無可能了。次子杜青林更不靠譜,雖然醫道天賦比哥哥杜青雲要好很多,可是他極不安分,不願意留在這小小的響水鎮,所以早早便到南京太醫院謀了個差事,在外面逍遙自在。可憐老爺子畢生精研的絕世醫術,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現在突然天降一個小外孫,看起來比自己大兒子更加聰明伶俐,還比二兒子更加懂事聽話,老爺子簡直欣喜若狂,直接認定了樊簡就是自己畢生醫術的繼承人。

 第二門課是大舅舅杜青雲親自傳授樊簡武功。自從那日從弟弟杜青林口中得知,樊簡小小年紀竟然已經初窺

了體內真氣運行之道,並且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竟然已經能夠調用體內真氣附著於普通攻擊之上,雖然還只是十分簡單粗糙的運用,卻實實在在的展現出了驚人的武學天賦。

 杜青雲回了一趟武當山,向自己的師父俞逍遙報告了樊簡的事情,俞逍遙也感到十分驚訝,立刻隨同杜青雲下山來到杜家,親自出手測試了樊簡體內的真氣狀況,從而驗證了杜青雲說法的真實性。值得稱道的是,俞逍遙的方法完全不像週三爺那麼簡單粗暴,而是十分的溫和舒適,只是用一隻溫和的手掌輕輕覆在樊簡的小腹處,微微催動體內一絲真氣進入樊簡氣海穴,樊簡只覺得一股溫熱的氣流從氣海穴流進體內,非但沒有任何異常的感覺,反而十分舒適受用。這股進入樊簡氣海穴的柔和氣流,竟然與樊簡體內的微弱真氣產生了神奇呼應,並且在其帶領下,將樊簡體內已經打通的“衝脈”巡檢了一圈,整個過程就像一個小孩興高采烈的帶領前來串門的鄰家老爺爺參觀的自己的小小王國一樣,十分和諧圓融。不得不說,俞逍遙身為一代武學宗師,在此處一點小小細節上便可窺見一斑。

 按照俞逍遙的想法,他要將樊簡帶回武當山收做弟子,由他自己親自教導,杜青雲自然喜出望外,以自己的小外甥的武學天賦,如果能夠拜俞逍遙為師父,那一定前途不可限量。不過,有兩個人卻堅決反對,第一個便是杜月娘,她現在幾乎如同樊簡的影子一般,走到哪跟到哪,須臾不能離開自己視線,自然不能讓樊簡跟著俞逍遙上武當山學藝。

 還有另外一層原因,樊簡所修內功源自樊家祖傳的天元錘法配套的天元功,歷代樊家男兒都是從六七歲開始,先練習天元錘法,待錘法小成後,再修煉天元內功,這種由外至內、循序漸進的方法相對容易練成,樊簡的爺爺和父親也都是這樣練起來的。然而,到樊簡這裡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他爺爺樊鵬舉從小便將天元功的心法當做啟蒙經書,一遍遍讀給樊簡聽,卻不給他解釋具體含義,只想樊簡能將這內功心法熟記於心,將來修習之時也能省去不少麻煩。哪曾想,時間一久,這些心法口訣竟然在樊簡的潛意識作用下,自行開始在其體內經脈中默默運轉,雖然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一條真正貫通,但是日積月累之下也取得了不俗的進展。直到在少年營與石小虎賭鬥,巨大壓力之下,其中一條經脈竟豁然貫通。

 杜月娘陪伴在樊忠身邊多年,對樊家天元功法和天元錘瞭解頗深,知道像樊簡這種蒙童階段就打通體內經脈的情況極其罕見,而且一旦打通之後立刻修習天元錘法,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甚至是多倍的效果。因此,她堅決反對樊簡跟隨俞逍遙返回武當山,就是不想讓樊簡錯過這個快速提升天元錘法的階段,至於如何修習,杜月娘自然有辦法,她從京城家裡逃出來的時候,就在樊鵬舉的提醒之下,把家中視若珍寶的一套天元功法和天元錘法古籍帶了出來,每每想起此事,她都十分感佩他老人家的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