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140章 公安部門獵鷹行動

 省廳領導講完後,常務副市長孟浩然就該項工作的具體開展提出了指導性建議,並特別指出紀委部門要負責全程監督處理那些作風不實、工作敷衍、為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甚至是為犯罪分子提供保護傘的黨員幹部,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只聽孟市長先是語重心長地說道:“守護文物,守護的遠不止是那一杯觥,一尊卣,一方鼎。更是守護我們的來路、我們的文脈,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根…… 

 我們看到的青銅器,那斑駁的凸紋,那磨損的鼎腳,每一個細節,無不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無不默默證明著,曾經的一切,那樣真實地存在過。 

 還記得我們華夏那舉世震驚的兵馬俑,他們神態各異,有的怒目而視,有的凝神遠方,有的泰然自若…… 

 還記得那乾隆時期,集中國瓷器技藝之大成的“瓷母”,光一個瓶身就用了17種制瓷工藝,燒出這樣一尊如此完美的釉彩大瓶,成功率不過0.23%,能留存下來本身,就是個奇蹟! 

 文物穿越千年,歷經千劫萬難,才得以靜靜擺在博物館裡,無言地訴說著過去的一切。原來那開元盛世,那唐風華韻,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不是神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藏在早已鏽斑蔭綠的青銅裡,都藏在幾不可見一字千金的銘文裡,藏在隱埋千年卻依然通體透亮的寶玉里……” 

 接著,孟市長痛心疾首地說道:“究竟有多少文物“流亡”海外?通過何種方式出境?“原籍”何處?流往何方?我們似乎心中無數,這就是我們工作失職的地方啊。半個世紀前,著名學者鄭振鐸說過:不僅好利的文物販子是民族文化的叛逆者,那些放任他們將古物古書源源流出的責任者們,也將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級顧問霍頓一針見血地指出,是僅次於和武器交易的高額利潤直接導致了全球性文物犯罪,中國、埃及、希臘這些文物輸出國的文物流失呈上升趨勢。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全球防止非法販運文化財產"報告。該報告公佈的數字是,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件,然而該數目還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量的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