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89章 擁有兩副面孔的人

 王星先和這對夫妻瞭解了詳細情況,記下了談話筆錄,又到紅旗街道社保所調取了夫妻兩人的繳費記錄,然後把周某叫到了紅旗街道紀工委談話室。 

 周某在剛開始時還是一如既往的狡辯,裝出無辜的樣子,王星先對之宣講黨的政策紀律和類似違紀違法的案例,接著耐心與其談黨性原則及入黨初心,最後再亮出社保所繳費記錄、夫妻倆及時任組幹部的證言證詞,周某不得不低下了高昂著的頭,承認了這夫妻兩人的養老錢目前仍在他這裡,但辯解說也有客觀原因、實際情況,社區群眾人數較多,有時疏漏在所難免…… 

 周某全額退還了這對夫妻倆歷年上交的養老錢,夫妻倆接下來只能自己去社保部門重新補交了,只是這兩種交法中間,享受到的政策卻是明顯有差異的。 

 這對夫妻倆原諒了周某,不願再去追究其他責任,擔心以後在社區見面尷尬。多善良的群眾啊,王星心裡想著。紀委最後給予周某嚴重警告處分,並降低其退休工資待遇,周某嚴重違反了黨的群眾紀律。 

 半年後,由於表現突出王星又調整到了審查調查室,審查調查室的崗位職責就是主要負責調查處理本地區的大案要案,也就是嚴重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案件。 

 第二起案件,就是某縣區的糧食局原局長呂某某的貪汙受賄案件。昔日貧苦家庭出身的呂某某,經過一番辛苦打拼,終於走上了令人敬仰的領導崗位,糧食局的職能就是“守住管好天下糧倉”。 

 有權就有名氣,呂某某身邊慢慢聚集了一群稱兄道弟的“朋友”,在一聲聲阿諛奉承和鞍前馬後的“服務”中,他逐漸淪落為靠糧吃糧、靠企吃企的糧倉“碩鼠”。在與商人朋友交往中,呂某某迷失了自我: 

 一是虛構冒領國家糧食補貼。根據市級儲備糧收購與售糧農戶補貼掛鉤辦法,對在市內收購的糧食按照一定標準給售糧農戶補貼。呂某某打起了騙補的歪主意,他與人合謀,安排人員開具虛假糧食收購憑證和相關賬卡,將市外採購的稻穀冒充為市內採購糧, 騙得國家補貼700餘萬元。 

 二是虛構糧食購銷套取公款。呂某某找到有意購買輪換糧的老闆,要求其幫忙“走賬”套取資金。輪換糧賣出後,再以退不合格糧貨款為名,授意出納將單位公賬上的24.3萬元轉賬給該老闆,然後再通知其按之前約定將該筆資金轉入個人賬戶。另外還指示有關人員借銷售輪換糧機會,虛增糧食運輸業務套取公款,將本該入賬的“升溢糧”收入連同套取的公款全部私分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