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47章 盜墓鄭家沒落

 王星記得最早被逼迫加入探寶小隊時候,趙老大向他介紹老三鄭炎的時候是這麼說的:老三是尋寶世家,他的機謀任誰也不可能戰勝……此言非虛,可是鄭老三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他只願做個悶葫蘆,除非必須,他很少主動表現自己,他整個人懶洋洋的,沒有外在的激情,不爭不搶,似乎生活無論怎麼對待他,都是有道理的,既然輪到他承受,那就接著吧。 

 這是一種什麼性格呀?王星猜想,一定有什麼巨大的打擊,對鄭老三的性格造成了要命的影響:擁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對尋寶有豐富的經驗,可從來不見他有主動表現自己的表演慾:“不行,既然同為戰隊成員,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我就要讓他揚長避短,充分調動他多說多做的積極性……” 

 所謂的尋寶世家,是明面上一種給了三分薄面的稱呼,實際上正確的叫法就是盜墓賊,盜墓賊自古以來就是被歸到下九流的階層,只不過,盜墓賊有權有勢後成了官商一派,那就不是下九流了。這界限劃分也是視情況而定的。 

 在華夏封建王朝統治的長期歷史中,等級階層森嚴,文人士族們根據人群職業不同!將社會劃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一是社會統計歸類的需要,二是彰顯自身的優越感。具體的劃分區別如下: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帝王四流官,五流閣老六宰相,七進八舉九解元。多指地位尊崇的人。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四流皮,五流彈唱六流金,七僧八道九棋琴。多指靠技藝謀生的人。 

 下九流:一流高臺二流吹,三流馬戲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多指地位卑微的人。 

 盜門倒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盜墓賊,細分為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個派系。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步入這個行當,這是個要錢不要命的行當,因為一旦被抓,往往會被處以死刑。自從興起厚葬之風,人們樹起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就把生前擁有貴重的物品和自己葬在一起,於是盜墓家族就鋌而走險,覬覦墓主人的金銀財寶。 

 據三哥鄭炎他自己說起,他現今是鄭家獨苗,而且他至今還是單身狗狀態,眼看著一個稍有不慎,就香火斷絕了。盜墓看似有極大概率發大財,但它本身有損陰德,更被社會主流所不恥與不容,所以從這層面看,也就理解了鄭家走向消亡的客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