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桑明月 作品

第23章 悲傷逆流成河

 阿星旁邊住著的這位,聽大姐說,他叫徐剛,曾是一位小有成就的房產老闆,但人生有數九寒冬,他的公司先是破產了,個人僅剩的一點資金也在股市裡套的死死的。本來,這些資金是留給孩子上學和妻子照顧孩子用的,被腰斬割韭菜。 

 房產小老闆徐剛,在三九寒冬的某天做出了一個決定:先向父母,再向妻兒坦白他公司破產,和炒股虧損近百萬的事情。房產市場需求疲軟,遭遇去風險打壓,大勢所趨。太累了,回本的期望在一日日的堅持中消磨殆盡,2023年股票市場是30度角緩慢下跌,2024年伊始就是80度角加速下跌,讓人極度絕望的市場,誰也救不了了。 

 炒股虧錢是個老掉牙的故事,雖然經常都有“前輩”在告誡後來人賭博是喝烈性毒藥、炒股是吃慢性毒藥,可是每天照樣有人想進市場來博傻,覺得市值能翻一倍甚至翻幾倍,單車變摩托,摩托變轎車。工地搬磚的哥們炒股的有之,農村種植大戶炒股的有之,普通工薪階層炒股的有之,這些王星都看見過,因為他們都在低著頭盯著紅紅綠綠的k線圖。 

 如果單純的是拿出自己部分的積蓄用於投資炒股,這是無可厚非的,股票投資原本最初就是理財的一種方式。但股市不是觀音菩薩,觀音大師是菩薩心腸,她會反覆告誡你量力而行,甚至監督你是否動了貪心,股市卻是一把大號的貪心放大鏡,沒有一個人會去苦口婆心的提醒你管住自己,直到你賠光本金自己清醒了卻已悔之晚矣。 

 比起一個單純的投資工具,股市更像一個披著合法外衣的賭博名利場。因為它不是隻允許你把錢放在那裡等待著分紅,就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步步滾大,它提供了各種各樣花裡胡哨的融資放大的槓桿工具,等你忍不住誘惑去加大籌碼,獲取“幻想中”的暴利。所以股市即故事,它已昇華演變,成了人性的試金石。 

 徐剛本是一名生活富足的小老闆,工資不低工作不忙,按說,他按部就班每天上上班,下班回家教導教導孩子,時時和老婆溫存溫存,也挺讓人羨慕的。可他在朋友的交談中瞭解了炒股,覺得炒股是一種兼職手段,可以賺到部分外快收入。炒股需要投錢進去,錢的來源呢,自己手裡那點積蓄不多,那就刷點自己的信用卡吧,小老闆是銀行的重點客戶,信用卡審批快,而且額度還較高,銀行來的業務員那是一批接一批,徐剛先後辦有十幾張信用卡。 

 信用卡明確規定是不得套現,但實際當中,銀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持卡人刷卡消費,銀行也是掙了手續費的。王星先是倒騰信用卡,刷了幾十萬用於投資股票,滿心期望著能掙一套房子錢,哪怕是一輛車錢也是不錯的。股市裡傳奇故事多,股民大都聽說股市來錢快的事例,最讓人津津樂道是但斌買入貴州茅臺獲得了萬倍收益,一個老太太買了幾萬的長春高新股票,幾年後居然成了五百萬,想想就讓人怦然心動。 

 股市投資風險太大,成功的案例不可複製,直到虧完本金前的那一刻,徐剛才真正感悟到股市裡顛撲不破的真理:十個人炒股,七個虧兩個平一個賺。如果只是十幾萬的信用卡套現,那還可以說是深刻的教訓而已,徐剛想想辦法還是能夠堵上窟窿的,可是輸紅眼的徐剛已經慢慢失去了理性,喪失了自制力,他要回本,他要掙錢,翻幾倍的股票他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只是沒有堅持到最後罷了。 

 但徐剛現在已經偏執了,他到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地步了。他覺得自己再遇到一隻或幾隻翻倍股,虧掉的錢就能回來了。他忘卻了哪怕是上升途中的股票,那也是忽上忽下劇烈波動的,沒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人是拿不住的,徐剛每日在股市追漲殺跌,那是很難掙到錢的。徐剛動了借網貸的念頭,試著去百度度小滿平臺試了試,額度竟然有20多萬,用了一點時間,額度又漲了7萬,達到30萬。現在的銀行,貨幣竟然這麼寬鬆了嗎?平臺上的錢,難道不是銀行撒出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