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51章 薩珊波斯王朝

 “薩珊波斯國,伊嗣俟三世,見過尊貴的東唐天帝、東唐天后。” 

 下方這位金髮碧眼的少年,一口官話極其標準,吐字清晰,一時間引起了群臣們的關注。 

 李承乾前身畢竟是考古的,對於歷史多少有些瞭解。薩珊波斯,這國家滅亡過,後面的波斯不是現在的波斯。按照正確的時間線,薩珊波斯被阿拉伯人給滅掉了。 

 李承乾點頭:“閣下氣宇不凡,料想並非所謂的使臣才是。” 

 伊嗣俟三世做了一個撫胸禮:“尊貴的東唐天帝陛下,您的目光真是精準,我深受震撼。我是薩珊波斯現任國王,十分慚愧,與您比起來我是一個懦弱的敗逃國王。” 

 李承乾淡然道:“所以呢,閣下千里迢迢從西方來到我大唐有何貴幹?” 

 伊嗣俟三世深吸一口氣,隨即沉重的說道:“我祈求陛下能夠幫助我薩珊波斯擊退正在侵略我國的阿拉伯人。” 

 632年春季,庫思老一世的孫兒、一直在隱居生活的伊嗣俟三世繼位。受到伊斯蘭教統合的阿拉伯人開始出現於薩珊王朝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的南疆邊境上,東羅馬帝國人及波斯人長年受到戰爭虛耗,經濟衰退、稅項沉重、宗教紛爭、刻板的社會階級、地主的勢力日漸增強以及統治者更替頻仍使薩珊王朝持續衰弱,這些因素促成了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 

 636年,在哈里發奧馬爾·本·哈塔卜的調兵遣將下,阿拉伯人在卡迪西亞戰役擊敗魯斯塔姆·法羅赫扎德領導的波斯軍隊,並圍攻泰西封,泰西封經歷漫長的圍城戰後失陷。637年,穆斯林大將哈希姆·烏特拜以1.2萬軍隊,在賈盧拉擊敗米赫蘭率領的號稱擁有2萬之眾的波斯守軍,隨即攻佔美索不達米亞北部(賈盧拉戰役)。伊嗣俟三世在泰西封淪陷前放棄大量的寶藏向東逃遁,因此薩珊王朝政府的財政短缺,不能運用龐大的財政資源。一些薩珊王朝的官員試圖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由於缺乏強而有力的zy權力,他們在尼哈旺德戰役被擊敗。在軍事指揮體系名存實亡、財政資源受到破壞及阿扎丹騎士制度被逐個摧毀的情況下,薩珊王朝無力對付入侵者。 

 得悉納哈萬德戰役失敗的伊嗣俟三世繼續逃往呼羅珊東部,而阿拉伯人在公元642-648年的法爾斯戰役征服了法爾斯地區。伊嗣俟三世在651年被梅爾夫一名磨坊工人刺殺,正式終結了薩珊王朝,剩餘的貴族遷到中亞定居,他們在當地傳播波斯文化及語言,並建立了第一個波斯人的伊斯蘭王朝—薩曼王朝,薩曼王朝尋求復興薩珊王朝的傳統,宣揚伊斯蘭教。 

 薩珊王朝的衰亡過程歷時五年,絕大部分的領土落入阿拉伯哈里發的手中,但許多城市仍負隅頑抗。原本受薩珊王朝統治的民眾起初沒有被強迫皈依伊斯蘭教,但他們需要繳納吉茲亞(伊斯蘭國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實施的人頭稅)成為齊米(保護民),吉茲亞取締了薩珊王朝所收取的人頭稅,而吉茲亞的稅率遠低於薩珊王朝的人頭稅,薩珊王朝的土地稅則受到採納。據稱歐麥爾有時候會責成委員會調查稅收情況,判斷納稅人能否承受稅款。波斯人逐漸皈依伊斯蘭教,特別是使用波斯語的權貴希望以此來爭取在阿拔斯王朝裡的地位。 

 同時,薩珊波斯王朝zz上,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zy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即祆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遵奉羅馬—拜占庭正統教義的正統派(卡爾西頓派)被迫害,支系聶斯托裡派(景教)則得以發展。 

 波斯人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界為基礎建立了薩珊王朝,以克瓦爾瓦蘭(khvarvaran)地區的泰西封為都。在行政層面上,薩珊王朝的統治者以眾王之王為號,成為了zy霸主,取得聖火的監管權,聖火是薩珊王朝國教的象徵。薩珊王朝硬幣的正面刻有在位的君王、他的王冠及特有的服飾,硬幣的背面則可見到聖火。薩珊王朝的皇后的稱號是眾後之後。 

 至於在地方管治上,各地由薩珊皇室的成員負責管治,他們直接向“眾王之王”負責。高度zy集權、積極的城市建設、農業及科技發展是薩珊王朝的管治特色。皇帝之下設有一個權力機構,負責實施政府的各種事務,該機構的首長稱為副監,祆教祭司在這個機構裡的權力異常強大。祭司階層的首領、斯帕赫波德(軍方統帥)、商人首領及負責農業的大臣都位列在帝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