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50章 西征計劃

 劉仁軌一愣,隨即開口道:“聖人,臣支持右僕射的這個法子。九千騎兵部隊,有一萬八千匹馬,而且執行後勤運輸任務的作戰能力更強。若是可以,把東北、北部、西北三支鎮國軍的騎兵部隊也調動起來,給他們每人再配備兩匹馱馬,劃分為兩個後勤補給隊,就是一萬八千後勤人員和七萬兩千匹馬了。” 

 這一瞬間,原本三十萬張嘴,變成了十六萬兩千張嘴,成本立馬減半。加上前線的六萬張嘴,也就不到二十三萬張嘴,這個成本立馬就能夠接受了。 

 裴行儉點頭:“陛下,臣也支持這個法子,俗話說得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此刻便是傾盡我大唐全國三十六萬兒郎的時刻。剩下兩個鎮國軍的騎兵部隊,還可以進行替換,輪班制的保證後勤。” 

 大唐現役正規軍是三五萬五千人,算上軍官一眾,也不過三十六萬人,大概在三十六萬上下波動。 

 李承乾也點頭了:“好吧,左右也就只有這個方案比較容易接受了。這樣吧,傳旨給北域王和新羅,看看能不能湊出這八萬匹馬,再不濟跟西南諸國打打交道。” 

 沒錯,李承乾想的不是從國內湊齊這些東西。他想的是,怎麼從別人身上找夠這麼多的東西。無它,承明朝特色罷了。這幾年,塞外被李承乾壓制的太狠了,人口銳減自然包括著馬匹數量劇減,人都活不下去了,馬還能活?因此,塞外肯定是湊不出這七萬多匹馬的。 

 中書省主事馬周開口道:“陛下,臣有一句話,不值當講不當講。” 

 李承乾點頭:“說吧。” 

 馬周:“西域如今大半為西突厥所佔,他們會缺馬嗎?乃至,凡是突厥人,還可以作為奴隸,以此收攏人心,把突厥人的財物補充軍需,反哺當地原住民。屆時,有了人心基礎,還減小了後勤壓力,兩全其美不是嗎?” 

 馬周此言一出,眾人皆愣。 

 薛萬徹情不自禁的來了一句:“天才!一語驚醒夢中人吶。” 

 李承乾點頭:“確實,若非馬周提醒,朕都忘卻了西域還有一個西突厥了。也算他突厥倒黴,東突厥都沒了,西突厥也順手一起送下去讓他們一家團圓吧。” 

 突厥興起時,土門可汗弟室點密西征,役屬西域鐵勒各部、葛邏祿、拔悉密等諸部。室點密先是聯合波斯消滅了白匈奴,以後又同拜占庭結盟,進攻波斯。 

 583年東西突厥分裂,西突厥射匱可汗廣開疆土,東起今山西到西海諸國都在他的統治之下,汗庭建在龜茲北面的三彌山。弟統葉護可汗把汗庭遷到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北面的千泉,派吐屯駐西域各國,收斂徵賦,控制絲綢之路,極盛勢力範圍東起敦煌,西儘裡海,這是西突厥最強盛的時期。貞觀初年,統葉護被伯父所殺,西突厥內部變亂迭起,貴族爭立。651年,阿史那賀魯自立為沙缽羅可汗,建牙帳在雙河(今新疆博樂、溫泉一帶)和千泉,總領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國,進攻唐朝的庭州等地。 

 直至657年,唐朝派蘇定方等征討西域,俘獲賀魯,西突厥滅亡。但部分西突厥部落因不服唐朝的管制,舉族西遷,爾後他們和他們的後裔繼續活躍於西亞的歷史舞臺上。 

 如今只能說,突厥命不好,遇到了蠻夷收割機李承乾。而且,此時此刻的蘇定方才五十歲!蘇定方原本死於667年,換言之蘇定方此時身子骨還硬朗,正值巔峰時期!還有薛仁貴、薛萬徹、裴行儉助陣,不知西突厥該如何應對? 

 李承乾點頭:“難題基本上都解決了,此次多虧馬周,不想咱們這麼多人都把西域如今的情況給忘卻了,沒聯想到遊牧對我軍而言就是以戰養戰的絕佳對象。吏部,給馬週記一筆,大功。” 

 馬周:“謝陛下!” 

 李崇真:“臣遵旨。” 

 說白了,別人眼裡遊牧是噩夢,在唐軍眼裡,遊牧那可是‘老朋友’了,唐軍提款機和最佳韭菜,非遊牧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