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45章 責任捆綁

 回去的路上,後方的百姓們紛紛跟著走出農莊幾里地,目送著龍輦的漸行漸遠。車上,李承乾倚靠在窗旁,看著那寂靜的黑夜不知在想些什麼。 

 二鳳感慨道:“孩子疼了想父母,百姓疼了想念你。高明,你小子做到了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 

 李承乾撫摸著倒在自己腿上睡覺的兜子小腦袋,淡然道:“兒臣對大唐和百姓們,有的僅僅是責任感。兒臣和朝廷吃喝用度靠他們、他們也聽從兒臣的話,兒臣只明白在力所能及範圍內,負起這份萬千人給予的責任重擔。說句實話,方才兒臣心中的確有一些愉悅的感覺,這份感覺已經許多年沒有有過了。” 

 “麗婉和兒臣差不多,正是因為身懷太多人的期待,享受著太多人的給予,才會感受到壓力,迫使自己不斷思索能夠讓華夏子孫享受到恩惠的法子。昔日爺爺辭世,麗婉也才動了一次凡心,做出了不合她本心的舉措。麗婉深居簡出,想來也是擔心再動凡心吧,有了過多的世俗之情,就會影響到看待所有人的那份原則。” 

 “如今看來,我和麗婉的舉措,都是正確的。至少,百姓們生活輕鬆了一些,笑容也更多了。” 

 沒錯,李承乾和鄭麗婉衡量自己的舉措是對是錯,在於廣大百姓們的反應。百姓笑容常在、生活壓力減小,就是唯一衡量他們對錯的標準。 

 李承乾:“待到各項改革落實,也該籌備對西域的計劃了。但願,還有時間能夠去一趟邊疆地區。” 

 李承乾自己永遠都記著自己的時間有限,他不得不強行拖著整個大唐跟上自己的步伐。李承乾也想給大唐時間,但他自己沒有多少時間了。年僅二十二,在任何人看來都是正值大好年華、壯志昂然的人生起點,但對於李承乾來說,二十二...已經是垂暮之年了,將死之際就在不遠,他的終點已經可以預見了。不惑不惑,四十而不惑,難達不惑,三十歲一過,死亡就已經降臨李承乾身上了,誰也說不準李承乾什麼時候會兩眼一閉,再無醒來之日。 

 古代皇帝巡視各地,乃至著重邊疆,主要是為了看清楚自己的國家情況如何。邊疆地區,必然是生活最困難的地方,設置一個最低下限,以這個下限為目標,不斷提高,中部地區生活水平上升無關緊要,關鍵在於邊塞地區的百姓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 

 聽下面的人彙報,不如自己親自去走一趟,親眼看一看,根本的發現問題所在,思索對應可行的切實方法。 

 二鳳沉默不語,他已經麻木了。他一直都記得,但又不想記得。李承乾如今真正可以保障的時間,就是八年。萬一,剛到三十,李承乾就嘎了呢?說不準的。難達不惑,就是一定活不到四十歲,為什麼不說三十歲上下呢?因為,三十而立,既然是不到不惑,那就一定能夠抵達三十而立這個階段。三十之後,就不好說了,每一天死亡都可能降臨。 

 承明二年轉眼來到,鄭麗婉也下達了有關針對長安經濟圈‘人口規劃’的懿旨,以及陸續責令三省躊躇出‘高句麗引入三六九等制度’和‘促進國內奴隸置換’的方案。而與此同時,經過承明一年的不斷努力,鎮國軍五支軍團陸續正式成立,大量軍備成功交付。 

 李承乾隨後與中央都督府商議後,率先規劃了西南鎮國軍、西部鎮國軍、西北鎮國軍、北部鎮國軍、東北鎮國軍,上將軍分別由阿史那.社爾、張士貴、契苾何力、席君買、馮智戴五人出任上將軍一職,正式開始履行軍區制度,拱衛大唐邊疆地區百姓們的生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