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40章 兩儀殿議政

 兩儀殿內,李承乾看著這一份份上稟的奏摺,堆起半米之高!下方左右,是中央都督府和中書省官員們。大家沒說話,都在等待李承乾的閱覽。 

 李承乾掐了掐眉心:“地方櫃彷和各地市監局以及南北市監總局,以及稅制改革,中書省記一下,不要把主次顛倒了。另外,經濟圈落實的如何了?” 

 李恪:“啟稟陛下,涇陽、櫟陽、新豐、渭南、藍田五地,還有大量可發展空間,遷移村落的工作怕是需要不少時間。鄠縣與雲陽的基礎較好,人口也比較集中,發展起來也十分迅速。而經濟圈初步市場估值,達到了八百四十六萬的規模。其中,只有長安、咸陽、洛陽突破了百萬市場產值規模。長安達到了驚人的三百萬有餘、咸陽臨近兩百萬、洛陽一百六十萬有餘。” 

 李承乾點頭:“長安總彷貨幣儲備多少?” 

 市產監少監明非默:“各道劃分了一百萬貫,長安總彷負責的經濟圈儲備了兩百萬貫。” 

 民間按照半兩作為標準貨幣的,換言之這百萬需要再乘以一千,地方擁有十億的貨幣儲備。 

 李承乾思慮了一下:“嗯,櫃彷這東西最多隻能支撐到二級行政區州府了,縣級是不可能了。” 

 起居舍人於立政:“陛下,臣以為這已經很足夠了。陛下取消了道府內百姓的出行限制,縣鄉的百姓也能夠走出自己的家鄉,這些散亂的縣鄉規模雖小,但總得算起來人口規模龐大,將來在各地興盛起一級行政區的學校,必然為我國文化教育再添一塊紮實的基石。” 

 李承乾點頭:“嗯,教育刺激地方經濟,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依舊有些困難。此事,待到數年後,地方百姓們都能衣食無憂,才是他們會考慮到的事情。” 

 衛軍都督裴行儉:“陛下,此事臣有好的憧憬。如今,塞外成為我大唐的畜牧之地,乃至數次從塞外獲取了大量的牲畜以輔助我國農業發展,加上土豆的存在,臣堅信要不了幾年,咱們大唐就真的能夠做到歷朝歷代食不果腹消失的盛況!” 

 許敬宗:“陛下,衛軍都督所言不假。老臣家鄉杭州新城來信,土豆產量巨大,以往家鄉百姓們還需要省吃儉用,如今百姓們不說吃飽,但至少不會餓著了。而且,得益於陛下對隴右道和河北道的扶持,兩地的衣物產量與對外貿易,亦然成為了兩道的大額收入。許多地方,都有了來自兩地的厚實衣物,令大唐各地面對寒冬的不安大幅降低了。” 

 “待到南北市監總局與各地市監局落實,還有櫃彷的兜底機制,地方道府彼此之間必然展開商貿對接,此等最明顯的發展道路,他們不可能看不到。還有海運商貿的展開,各地商品必然開始流通起來,也是促進大唐市場活躍以及百姓民生改善的善舉。” 

 長孫衝:“南方水草豐盈,臣的建議是優先供給南方畜牧。古今往來,都有南方魚米之鄉的美譽,若是將塞外牲畜對準南方,南方農業產值必然翻上一番。” 

 李承乾點頭:“嗯...那麼,有關針對南方的畜牧扶持,就由長孫主事與南方市監總局對接。” 

 “謝陛下!臣定然不負聖恩!” 

 李承乾轉而問道:“海運貿易已經興起,地方造船廠也大肆擴建和增設。因此,西南鎮國軍、南部鎮國軍、東南鎮國軍、東部鎮國軍、東北鎮國軍的戰艦需求,也可以考慮向民間造船廠下單,扶持一下這些產業。詳細的對接,就由中央都督府、戶部、兵部和他們商議,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來。” 

 蘇定方:“臣遵旨!” 

 李承乾這一招就是以軍工需求創造訂單扶持民間相關產業,手動拉動剛需,很好理解。朝廷給錢,讓沿海地區造船廠得到訂單生存和發展,變相的投資民間,改善那些在造船廠就業的百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