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24章 新朝名單

 御史臺方面,御史大夫趙仁本,御史中丞殷嶠、殷元。 

 九寺方面,太府寺、司農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僕寺、大理寺卿與少卿,劉仁景、唐善識,來慶遠、唐蒙,李景恆、李元裕,長孫嘉元、柴令武,段儼、於慎言,溫振、劉仁實,李奉誡、閻莊,孫伏伽、辛茂將。 

 火器司方面,火器監改由賈寶誌出任,開花令和散彈令,照舊由楊瑞豐、林明福擔任。 

 鄭麗婉看了看這份名單,隨即開口道:“家父與禮部尚書對調一下。” 

 李承乾對此能怎麼辦?只能照辦。按常理來說,老一輩幾乎都是升遷或者平任。但鄭麗婉,對於自己的老父親,給的安排是不升反降。這保護的意思很明顯,清閒簡單且不沾染任何朝廷的鬥爭方面。 

 注意,唐朝門下侍郎正四品上,六部尚書正三品。品階提高,但實際上還是明升暗降了。理由很簡單,門下侍郎在門下省,能直接接觸決策層次。而禮部尚書只有執行權力,聽話辦事。而禮部基本上都是和禮儀活動相關,因此可以說是一個只要辦好事,就不用擔心出問題的好差事。待遇好,破事少,而且也不容易捲入權力鬥爭當中。 

 吏部尚書講究人情世故、察言觀色,戶部尚書講究斤斤計較、大公無私,兵部尚書講究縫合聖意、小心翼翼,刑部尚書講究責任擔當、能力優秀。禮部尚書只要恪守本職,嚴謹細心就成。所以,這個正三品的待遇,活少清閒,最適合養老了,將來退休也能撈到一份美名和恩惠給後人。 

 二鳳拿到名單,一眼就瞅見了禮部尚書鄭仁基。對此,二鳳笑而不語。鄭仁基當了兩朝通事舍人,按理說這新朝來臨,而且也可以留任,怎麼著也得是往上面走一步的。但沒法子,兒媳婦要這麼安排,他這個當公公的也說不了什麼,何況禮部尚書這個職務,交給鄭仁基也沒有什麼問題。給了待遇沒給相應的權力罷了,多大點事啊?鄭仁基也不小了,比二鳳還要年長。安享晚年,功成身退也是好事,算是鄭麗婉為人子女儘儘孝心。 

 “麗婉丫頭也真是的,不過鄭仁基辦理禮部差事,也妥當,朕沒什麼意見。不過,世家這幾個,你小子全給踢出三省了,會不會太過了?而且,個個連六部都混不上。” 

 “能上朝聽政,已經很不錯了。” 

 二鳳對此笑而不語,能夠理解。新皇繼位,這期間是一個空檔期,可以給新皇很多空間操作。這個規矩,是歷朝歷代都默認的,哪怕是權臣這種人,也只能硬著頭皮不開腔。而遇到一個強勢、根基紮實、手腕超群的新君,那更沒法子了,乃至之後新朝穩定後,新君要幹啥,他們哪怕是權臣也沒法子了。 

 準確來說,世家的這幾個人,能繼續在中央任職,可以說是李承乾這個太子爺為數不多的仁慈和慈悲了。畢竟人家資歷和能力放在那裡,也的確夠格,李承乾眼光再挑剔,也只能這樣了。而且,還是那句話...二鳳和小李對世家不待見,主要是主張和利益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以大唐為基礎出發。 

 不要小看世家,世家限制皇權有時候也是好事。真到外敵入侵中原,朝廷無力,世家架空皇權後,第一時間想的是自己出力,先守住這個基業。世家眼裡的基業不屬於任何朝代,只屬於這片大地和他們自己。唐朝時期,世家大族嫡系一脈,君子風範還是有的,可以是敵人,但也有自己的一份傲骨和原則。而這個是世代傳承教導出來的,一般的文官沒那條件。 

 這也是李承乾為什麼這麼久以來,都沒有把世家徹底捏死的原因,頂多是把世家趕出去,但不會要了世家的命。世家大族有時候比所謂的文官集團要靠譜的多,文官那些都屬於純粹的利益豺狼,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賣自己的祖宗,更別說自己的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