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233 作品

第112章 破陣軍回師

 二鳳與文武百官,紛紛在列,位於那太極殿的龍道之上。高聳的漢白玉臺階左右,俱為當今貞觀文武雄才,二鳳高舉首位端坐。而李承乾,則是坐在二鳳身側,這份殊榮和特殊性,堪比炸裂! 

 二鳳一襲赤黃正裝:“太子,破陣軍將士乃是隨你出征,為國征戰,為國立功,你為三軍統帥,自當勉勵一二。” 

 二鳳在這種時候,把這個大放異彩乃至是施恩重器的機會,給了李承乾這個太子。文武大臣不是傻子,二鳳這是要開始放權給李承乾了,也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二鳳就要打算退位了。這種信號,讓大家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畢竟,二鳳如今正值壯年,可以說還能再幹二十年! 

 李承乾起身朝著二鳳恭敬作揖行禮,隨即一甩長袖,一身玄服闊步來到前方,俯瞰三千破陣軍將士。 

 “此次西征吐蕃之戰,諸君之功當仁不讓,首屈一指!先退敵軍前鋒,後圍敵軍主力,兩戰定乾坤。孤為此次三軍主帥,代此次五軍將士向諸君表達誠摯謝意!昔日孤領諸君西去,唯恐不穩而致諸君抱憾他鄉,今昔我等在此全聚,為諸位兄弟之功績。然!為帝國劍盾者,無自傲、自滿之說,軍功為資歷,不可為傲骨!有功則賞,有過則罰,軍中無論何人,俱為同理!孤道一言,軍中將士者,無殊之異也!” 

 李承乾揹負一手,緩緩走下臺階:“官話說完了,那我就說直白點。這次能夠如此輕易的擊潰吐蕃,你們破陣軍的三千兒郎,當為首功,無人可以質疑!但是!我也警告你們,可以以此為榮,但不可以此為橫!你們立了功,朝廷和國家乃至是百姓們自然會誇你們,但你們犯了錯,甭管你們是誰,只要是我大唐三軍之中的人,一律按照軍法處置!絕無特殊對待這種說法!倘若我李承乾也在征戰期間犯錯,也要和你們一樣受到軍規軍法處置!” 

 “聽明白沒有?!” 

 “唰唰——唰唰——————” 

 “末將謹記大帥軍令!!!——————————” 

 三千破陣軍將士,紛紛屈膝下跪,齊聲吶喊回復。而這,就是李承乾在破陣軍將士當中的地位,因為他們都是李承乾練出來的。李承乾的戲份完了,二鳳的戲份也來了,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倆父子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二鳳從龍椅之上起身,雙手張開:“諸位凱旋而歸的將士們,免禮吧!” 

 三千破陣軍將士,這才紛紛起身,注視高處的二鳳陛下。 

 二鳳:“朕理解太子對你們如此嚴格的苦心,對你們嚴格一些,戰場上你們才不容易犯錯,更加謹小慎微,才能更有機會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但,太子說的對,你們是此戰的首功之臣,大唐、朝廷、百姓、朕,都不會虧待你們,你們應該受到獎賞。” 

 “宣旨!” 

 禮部尚書唐儉隨即出列,來到中間打開手中聖旨大聲宣佈... 

 “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六日,經中書、門下、尚書核准,對此次西征吐蕃之破陣軍三千將士,按功論賞,由戶部、兵部協調處理,大理寺從側監察。三千破陣軍將士,人皆賞賜錢十貫、綢緞二十匹、精鹽五石、雜糧百石。門下省閱,尚書省行!欽此!” 

 “謝聖人大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要說什麼唐朝一石等於五十多千克的事情了,這裡就這麼算,方便。另外,唐朝的聖旨就是這樣的,但不完全是,沒有所謂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且正確的斷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唐朝貞觀時期,三省不是擺設,沒有三省的一致通過,皇帝老兒的旨意和意思下不去的。而這就是二鳳主動限制皇權、對自己的主見和一些政令查缺補漏的妥協,避免了很多牛頭不對馬嘴乃至瞎扯淡的政令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