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112章 陳寒嚴厲反駁老朱:“您年紀越大,膽識就越小了!”

 林德貴聽見這句話後,不禁有些憂慮。 

 他的臉上並未顯現出先前流露出來的歡喜之情。 

 反而,在聽完陳寒的話後,他緊鎖眉頭。 

 作為一名商人,他實際上並不支持這種做法。 

 陳寒注意到了這一變化,便問:“林掌櫃,您怎麼突然不太高興了?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說,我們一起商量商量。” 

 林德貴沉吟片刻後慢慢回答:“提升效率這麼多倍當然是件大好事。但如果棉布價格一下子下降了九成,那些棉布收購商就會傾家蕩產,大批破產。經營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棉布紡織工坊也可能因此倒閉。松江棉布將被您的棉布徹底衝擊,一蹶不振。沿海一帶的村民們也將喪失賴以生存的手藝,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將面臨失業。那時,他們該如何生活呢?” 

 陳寒沒想到林德貴作為商人,竟會有這般關心整個行業的仁慈之心,能預見到此舉會給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對他來說,這是好事,但也並非天大的好事。 

 陳寒淡然一笑:“這些問題你想得到,但現在還不必過於憂慮。我們只需生產出優質的布料,並把性價比最高的商品推向市場,讓百姓都能從中受益即可。至於你說的那些問題,那是將來要考慮的事。” 

 林德貴還想繼續說些什麼時,陳寒已打斷他:“還是等陛下駕到再說吧。” 

 事實上,陳寒並不願意過多討論這類話題。自他萌生改革念頭起,他就明白,改革始終要在血雨腥風中殺出一條道路來。絕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太過仁慈。確實會有很多人犧牲,但如果因為害怕很多人失業而不去改革技術,那麼全人類就無法進步了。 

 一個行業的崛起必然意味著另一個行業的衰敗,這是自然規律。水力織布機替代手工織布,這種事情再正常不過。未來或許會出現更強大的動力,使得水力紡織機也變得不再有用武之地,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