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92章 陳寒若不死,遺患將延千年!

 聽完御史的話,朱元璋也皺起了眉頭。 

 他未料到陳寒會如此迅速行動。 

 說要降低棉布價格, 

 便立即派人在全國蒐集棉花。 

 如此大規模的收購,直接震動了整個棉花市場。 

 松江棉布一直是最重要的產地, 

 是直隸地區每年必須徵收賦稅的地方。 

 尤其是近年來,一直是軍隊棉布的主要來源。 

 每年三十萬匹供應軍隊製作軍服。 

 如果松江棉布產業受擾,可能它昔日的輝煌將不再。 

 這將對多少大事產生影響? 

 朱元璋也緊鎖眉頭。 

 他沒想到陳寒會如此不顧後果。 

 儘管他支持陳寒的紡織廠, 

 希望儘快提升其規模, 

 甚至鼓勵他挑戰松江棉布的地位。 

 但不能操之過急。 

 又有一位御史上前說道: 

 “我大明建國初即立法鼓勵植棉,規定松江府可折布納稅,以一斤棉花抵二斗米。 

 朝廷的賦稅政策客觀上促使農民從種植水稻轉向棉花, 

 如今松江沿海已是廣袤的棉田, 

 松江府下轄的上海、嘉定等縣,已有九成土地種棉, 

 鄉村紡織業興盛,農閒時每日產出布匹以萬計,紡織輔助農業,女子勞作功不可沒。 

 使得松江府有‘衣被天下’的美譽。 

 而今陳寒任意妄為,那數萬依賴松江棉布生活的百姓該如何生活? 

 陛下,我們承認,陳大人救災之策確有成效, 

 使陝甘災區數萬人得以救濟,未耗朝廷一文錢,其能力非凡。 

 然而陳大人現今之舉,卻擾亂了整個棉花產地, 

 松江棉布受影響最為嚴重, 

 它早已成為貢品,是賞賜藩屬國的重要物資, 

 松江棉布受損,將來我們拿什麼賞賜藩屬? 

 百姓又該如何維持生計?” 

 另一位御史接著說: 

 “陛下,自古江南沿海地少人多,以種植棉花等高價值作物維生, 

 從稻田改種棉田,經歷了多少艱辛變革, 

 多少人傾盡心血才完成這一轉型, 

 如今陳寒輕言破壞,無視歷代人的辛勤努力, 

 完全不顧百姓改種棉田的付出, 

 他這樣做簡直就是扼殺那些百姓的生計。 

 此時此刻,陳寒正有一樁不大不小的事等著他處理——他要求李少堯在十日內建造出鋼筋水泥房屋,如今已順利完成。 

 這是一座三層樓的建築,佔地面積達兩百平方米。依照陳寒的設計圖紙,加上裝上了玻璃,整座樓房格外醒目。三層樓房足有九米多高,加上斜三角的屋頂,總計十米。這樣的高度在京城裡可謂屈指可數,除了少數塔樓和特殊建築,普通民居絕無如此之高。即便是京城的大部分房屋,也大多是低矮的木結構。 

 陳寒的樓房不僅高,外牆還貼滿了瓷磚。白色的瓷磚在陽光下閃耀,彷彿整棟樓都在發光。此時,已有數百名百姓圍聚在樣板房周圍,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