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91章 愚蠢!提高效率幾十倍的新技術不要?

 陳寒聽後明白了其中緣由。看來他們家也有不少往事。於是他對會長坦白道:“如果棉布價格降低九成,棉花收購價自然也會降。但我已經考慮了補償百姓的辦法。我一直主張提高十幾二十倍的商業稅,相應地降低同等比例的人丁稅。人丁稅降下來,最受益的就是百姓。有錢人不會在意這點稅,而人丁稅減少,棉花稅也得相應調整。既然百姓賣不出高價的棉花,就讓他們少繳點稅吧。” 

 會長聽完,覺得這個提議很合理。他們支付十幾二十倍的商業稅沒問題,畢竟大商人不在乎這點錢。況且如陳寒所說,若能通過高稅換取官府減少刁難,減少交易過程中的時間損失,實際上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可以抵消商業稅的負擔。同時,由於官府不再刁難,商稅提高,百姓對商人的看法也會改變,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收益。總比現在被官府不斷盤剝,耽誤商機要好得多。 

 陳寒的策略確實能減輕種棉百姓的損失。他又接著說:“我們不能因為同情百姓,就停滯新技術的發展。當年織布機出現,小作坊效率跟不上,許多人被迫轉行,這也是技術進步的一部分。” 

 如今我們能夠比提花機速度還要快,效率還要高。 

 現在,我們的能力已經超越了提花機的速度和效率。 

 說服浙江商會會長後,陳寒離別時直言: 

 “召集江左商會的人,連同直隸、山東、浙江、湖廣、江西等地的棉花全都買下, 

 花費多少,商務司都會承擔, 

 這次必須搞個大動作, 

 我要讓大明商會的第一樁生意就開創新局面。” 

 松江棉布的興盛得益於黃道婆從崖州帶回的先進紡織工具和技術,推動了松江地區的棉紡織業。歷經元明兩朝,棉紡織業普及南北。松江的製作工藝尤為精湛,產品暢銷全國,甚至遠銷倭國和朝鮮,被譽為“衣被天下”,確是個優質的產地。 

 然而,陳寒的目標是推動整個大明王朝的機械化生產。 

 他要讓世人知道,大明的棉布不只是松江產,不只是小作坊的形式,而是要推廣到工廠模式。 

 他不會獨佔技術發展。 

 在為大明商會的紡織廠樹立名聲後, 

 他會普及這些技術,讓松江帶動整個大明王朝的紡織業更進一步提升。 

 到時候產量增加,棉紡織業就需要尋找更大的市場。 

 那時推動開放海洋,開拓海外市場,便會順其自然。 

 但這之前,首先要清除江南的走私集團。 

 江南的走私集團具有壟斷性,對市場發展極其不利。 

 就算有技術,陳寒也不會與走私集團合作。 

 因為與走私集團合作只會使少數人受益,而無法讓大多數百姓獲益。 

 這不是大明王朝應選擇的道路。 

 因此,現在摧毀江南走私集團成了當務之急。 

 陳寒離開後,浙江商會會長在那裡愣了半天,無言以對。 

 誰能料到這個年輕人會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言論。 

 他竟然打算一舉買斷所有棉花的生產,這是何等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