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85章 陳寒的才華,連對手呂本都深感欽佩!

 說完,他鞠躬行禮,退出了房間。 

 等他離開後, 

 林德貴他們才拍著桌子大聲咒罵。 

 “好一個迂腐的文人,一口一個商人禍國殃民。” 

 “如果沒有我們這些商人幫百姓賣出多餘的糧食。” 

 “會有多少百姓只能天天靠粗糧度日。” 

 “我們這些商人哪裡得罪他了?” 

 “為何要如此針對我們?” 

 老馮直截了當地說:“這小子,真是個喂不熟的白眼狼。” 

 “大人,您待他如此,他卻這樣對您,我們真替您感到不值。” 

 陳寒揮揮手: 

 “雖然我討厭他,但必須承認。” 

 “如果朝廷裡沒有他這樣的角色,那些違法亂紀的人會更加猖狂。” 

 “我剛才反駁得他無話可說,但我還是對這種不分立場、不顧人情的行事方式感到敬佩。” 

 “能做到這樣,算是人中豪傑。” 

 “好了,別因為他影響我們的心情,來,我們繼續喝酒。” 

 林德貴等人看到陳寒這麼快就放下這事,而且能說出這樣的話,對他更加敬佩了。 

 這才是真正的宰相胸懷啊。 

 這才是真正的寬宏大量。 

 相比於郭汝槐的尖酸刻薄。 

 陳寒這種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寬容,才是眾人敬仰之處。 

 酒宴結束後。 

 陳寒他們相繼離開了松鶴樓。 

 只是他們沒留意到,他們走後。 

 松鶴樓的幾個夥計商量了一下,有人離開了松鶴樓,直接去了呂本的府邸。 

 沒錯,松鶴樓實際上是呂本的產業之一。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背後的老闆。 

 今天松鶴樓的夥計們看見陳寒他們在這裡舉行慶功宴。 

 明裡暗裡地議論了幾句。 

 然後就匆匆忙忙地向呂本報告去了。 

 …… 

 呂本的府邸。 

 聽完松鶴樓夥計的彙報,呂本再次合上了正在批註的《論語》。 

 他摸著鬍鬚,在自己的書房裡來回踱步。 

 聽完陳寒關於商人被讀書人貶低的觀點後,他不禁心生敬佩。 

 說實話,越到現在,呂本對陳寒的才能越是珍惜。 

 如果不是立場不同。 

 他真的很想與陳寒深入交流。 

 因為陳寒所講,並引用典籍,從儒家始祖孔子說起。 

 一直說到現在的明朝,全面梳理了一遍。 

 他也覺得。 

 其實自古以來,除了明朝對商人有些輕視外。 

 其他朝代即使也重農抑商,對商人有所打壓。 

 但絕不會到這個地步。 

 不會特意設立各種規矩來限制商人。 

 這其中他也明白,與皇帝個人的好惡有很大關係。 

 皇帝將士農工商視為等級劃分,其實讀書人都清楚,這是荒謬之舉。 

 他們更應該讀過儒家經典或其它文獻資料。 

 很清楚管仲老先生說這話並沒有劃分等級的意思。 

 甚至可以說,管仲一生都將經濟視為工具,運用得爐火純青。 

 可以說,他才是齊國強大起來的奠基人。 

 齊國的強盛,關鍵在於管仲的經濟策略。因此,明朝將管仲的“士農工商”四字用作社會等級劃分,是對管仲極大的輕蔑。管仲本人就是個大商人,他怎麼可能認為士農工商是等級區分?他又怎麼會貶低商業呢?這不是直接打管仲的臉嗎?呂本等人清楚這一點,但他們也明白,現在的讀書人之所以支持這種觀念,只是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一旦將士農工商視為等級,讀書人崇尚的士大夫地位就會大幅提升,成為社會的頂端。讀書人總保持著高高在上、清高的姿態,哪怕他們窮困潦倒,無所作為。只要自稱讀書人,他們就瞧不起其他階層,不願放下架子。他們認為讀過書,怎能與平民、工匠和商人混在一起?他們的地位顯然要高出一等,不屑於降低身份與他人交往。其實,將士農工商固化為等級的罪魁禍首正是朱元璋。陳寒看穿了這一點,但郭汝槐卻頑固不化,這足以說明問題。呂本深思著陳寒的觀點,然後取來紙筆,提煉陳寒的言論,寫成自己的文章。讀完後,他感到心潮澎湃,意識到陳寒的思想境界比自己高出一層,對士農工商等級的理解也更為深刻。此刻,他渴望拋開偏見,與陳寒共創大明王朝的偉業。然而,他悲哀地發現,自己已在這條黑暗的路上漸行漸遠。如今的走私團伙,無論是制度設計、銷售方式,還是賬務管理,都是他的心血。他已經無法抽身,因為他的人生汙點,怎能與陳寒那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