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80章 激烈反駁眾官員!你們就是無能!

 將會威脅到他們讀書人的地位。 

 甚至他們從陳寒的話中聽出,他將開設各種學院,學院培養的學生將來可能成為官員,因為已經有了跡象。 

 現在,陳寒的手下張靜齋莫名其妙地就被朱元璋提拔為正七品的郎中。 

 這還是在京官,如果是外地官,要爬到這個位置,得花一輩子吧? 

 既然已經有了苗頭,文官絕不會讓陳寒的道路如此平坦。 

 “陳大人,您是否考慮過,如果商人真的進入朝廷,” 

 “他們富可敵國,科舉時只需賄賂官員,便能讓自家孩子一躍成龍。” 

 “你若提升這些商人的地位,他們將來在政界將更有話語權。” 

 “他們呼籲提高商人地位,減輕對他們的限制,允許他們四海為家,你如何阻止?” 

 “你現在高調讓商人涉足百姓必需的技術,難道你想讓天下人日後都依賴這些商人?” 

 陳寒朗聲笑道:“如果你這樣想,我倒有話要說。” 

 “你們只是想讓高官子弟無需任何考核就能平步青雲?” 

 “多少高官子弟紈絝無能,卻依然能在官場如魚得水。” 

 “這種現象,你可曾正視過?” 

 官員怒斥:“你這是狡辯!” 

 陳寒反問:“難道你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 

 陳寒此言一出,不少官員面露慍色。 

 有官員提出:“自古商人地位卑微,自有其道理。” 

 官員們顯然低估了陳寒在辯論中的表現和智慧。 

 無論他們說什麼,陳寒都能立即反駁,使官員們顏面盡失。 

 朱元璋目睹陳寒舌戰群臣後,頗為滿意。 

 朱元璋這位皇帝是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 

 就像他推行大明寶鈔,為的是戰爭時能更順利,不必增加百姓賦稅,便大量印刷貨幣。 

 他清楚濫發貨幣的弊端。 

 但為了戰爭,他選擇暫時忽視這些後果。 

 現在,看到陳寒能以更文明、更合理的方式像印鈔一樣為他賺錢,朱元璋怎能不動心? 

 他確實動心,但是否實行還得看文臣武將們是否同意。 

 如果他們都反對。 

 而陳寒找不到讓他們心服口服的理由。 

 朱元璋也會選擇放棄。 

 因為他明白,身為皇帝,如果沒有大多數大臣的支持,他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而如今,陳寒似乎能解決這個問題。 

 陳寒這個人對規則不感興趣是出了名的。 

 他樂意打破這些條條框框。 

 尤其是那些讀書人設定的框架。 

 於是,朱元璋給了陳寒最後一次機會,讓他來說服這些讀書人。 

 “你說這麼多好處,對百姓,對商人,都很好。” 

 “但對於官員,又有何益處?” 

 陳寒就需要這樣一個能配合他演出的角色。 

 陳寒接著說:“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我們大明官員的薪水一直很低,以至於大家都感到不滿。” 

 “這背後是有原因的。開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百姓生活普遍困苦,這是不得已的狀況。” 

 “但現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陛下和各位官員的勵精圖治,我們的大明王朝已經繁榮起來。” 

 “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好轉,如果還讓官員們拿著微薄的薪水,做繁重的工作,實在是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