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45章 陳寒要修路!工部尚書要崩潰!!

 正如他所說,若此事無人阻擋,那麼子孫後代真的要餓肚子。 

 不僅是工部尚書,工部侍郎此刻也是怒火中燒。 

 "以往修繕京都道路,皆由百姓服役,朝廷無需耗費一文錢。 

 " 

 "如今他竟承諾每日支付工人二十文,這得消耗多少庫銀。 

 " 

 "如此行事,實屬罕見。 

 " 

 "如此一來,豈不是以後修路都要付酬?" 

 "信口開河,僅此一條足以定罪。 

 " 

 工部侍郎話落,漕運司主事接言:"此人不顧其他部門生計,我看我們也無需讓他好過。 

 " 

 "我明白了,如今這般不痛不癢的應對,已無法奏效。 

 " 

 "我們必須採取強硬手段。 

 " 

 漕運司深知,若再如此,他們的處境也將岌岌可危。 

 他沉聲道:"漕運養活了無數人口,從京畿到地方,牽涉廣泛,陳寒怎就無視我們的利益?" 

 "竟將所有運輸交給商人。 

 " 

 "他究竟意欲何為?" 

 "沿途有免費船隻不用,偏要將銀兩拱手讓給商人,他才心滿意足?" 

 "難怪尚書大人斥其僅為市井之徒,有失體統。 

 " 

 一提及陳寒,漕運官員無不憤慨。 

 她自然不會透露,漕運雖看似無費,但裝卸損耗費、各地附加費用,實則暗藏玄機。 

 這是長久以來的潛規則,漕運生存之道。 

 看似利用朝廷航道不花錢,但在運輸中產生的損耗,便是他們隱形的收入來源。 

 因此,陳寒棄漕運而用商船,他們怎能不惱火? 

 這是斷了他們的財源。 

 工部侍郎面色鐵青,繼續道:"這還沒算上砂石木材和石板的源頭生產者。 

 " 

 "這些人加起來數目可觀。 

 " 

 "陳寒啊陳寒,不懂歷代衙門間的微妙關係,如此輕易挑戰我們的飯碗,我們怎能坐視不理?" 

 "換個角度看,風水輪流轉,他也有求於我們的一天。 

 " 

 詹徽聽著,心中明白,小打小鬧已不足以對抗陳寒。 

 自己的利益已被嚴重侵犯,再這樣下去,朝廷無人能真正制衡陳寒。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 

 除了戶部尚書茹太素猶如茅廁頑石,堅硬且臭不可聞,其餘文臣名義上都以他為首。 

 若無法帶領他們戰勝陳寒,這些人對他的信任將大打折扣。 

 也因此,詹徽清楚,此刻的他已無退路。 

 一念至此,頭痛不已。 

 "行了,你們不必多言,我早已說過,這陳寒不懂官場的規矩與人情。” 

 “不懂得適可而止,我們就無需對他手下留情。 

 老夫自有對策來應對他。” 

 眾人似乎都在靜待他的決策。 

 待從詹徽宅院中退出,每個人心中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自從目睹詹徽讓陳寒顏面盡失,令其生意損失過半,令那些尚存正義感的官員避之唯恐不及之後。 

 大家皆認為詹徽確有手腕。 

 官員們散去後,府中的幕僚們相繼走出。 

 “大人,此番來者絕不懷好意。” 

 “他們是刻意逼迫您與陳寒那小子對抗。” 

 紹興的幕僚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