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30章 xianggong,只要信任,每年都能給您一百萬貫

 "xianggong,微臣在家鄉曾聽一位偉人說過,無論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換句話說,無論農業還是商業,只要能為朝廷充實國庫,就是有益的。" 

 "無論是耕種者還是商人,只要繳納稅款多,那就是有益的。" 

 "拋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條條框框。" 

 "我們要在堅守禮教的同時,也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別過於拘泥於古老的規矩,別過分束縛民眾。” 

 “您期望朱氏的江山永恆延續,就不能像握沙般,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倒不如展現出您皇權的普惠,展示出皇權能使萬民安居樂業的力量。” 

 “讓百姓豐衣足食,他們怎會不擁戴?” 

 “那時,朱姓的江山豈非固若金湯?” 

 “反而,您現在越是用力抓取,問題只會層出不窮,您說是嗎?” 

 朱元璋心中略有所動,但他並未深思,直接問:“這百萬貫跟你有何關聯?” 

 陳寒似乎仍在繞圈子,未直接解答核心問題。 

 朱允熥聽得出先生的急切。 

 朱元璋雖被陳寒的道理打動,但對於為何不將百萬貫交給他,仍是疑惑重重。 

 陳寒接著說:“陛下,我們來談談重點吧。” 

 “這筆百萬貫之所以亟待交付,是臣受興隆號發行的票據啟發。” 

 “臣有個構想,利用這次救災,不僅援助災民,還要為大明王朝啟動一次全面的基礎設施革新。” 

 朱元璋等人不明所以,陳寒簡潔地解釋:“在募捐活動前,我讓夏荷提過一種叫做水泥的建材。” 

 “我已經研製成功。” 

 “這種材料用於建造房屋和道路極為合適,鋪設後即使雨天也不會被沖刷,猶如石板路般整潔,成本卻遠低於石板,我想在京師大規模推廣。” 

 “此次救災與以往大相徑庭,以往只是確保百姓不餓死。” 

 “但這次,我要讓災民賺錢。” 

 “我要讓百姓賺錢,讓商賈賺錢,大規模修築道路,如同秦始皇修築馳道一般。” 

 “這叫以工代賑。” 

 “這種方式優於單純提供食物和水,還能為朝廷留下完善的設施。” 

 “將來道路通暢,無論經商還是出行都將更為便利。” 

 朱元璋聽得如痴如醉。 

 “這是其一。” 

 “其次,臣計劃整合幾家工廠,目前已設立紡織、玻璃、紅磚、水泥和鋼筋五家工廠。” 

 “我們可以合併它們,成立大明商會。” 

 “大明商會可由皇家參股,朝廷參股,宗族參股,商賈也可參股,形成一家合股企業。” 

 陳寒再次向朱元璋闡述了股票、廠房、公司以及紡織、玻璃、紅磚、水泥、鋼筋的含義,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新的視野,也讓朱元璋清楚了他的計劃。 

 陳寒的意圖其實很明瞭,這一千萬貫應作為朝廷的投入,融入大明商會之中。 

 如此,便無需再從國庫中抽出鉅額資金。 

 而大明商會也將因此擁有初始運營資本。 

 同時,商會成立之際,陳寒便可大力推廣,連朝廷與皇室都加入的大明商會,豈會遜色?這定能吸引更多投資。 

 "一旦商會運作起來,微臣計劃將所有商人納入大明商會的傘下。" 

 "朝廷為他們頒發正式的經營許可,讓他們在冊登記,成為朝廷的特許商戶。" 

 "這些商戶在交易時將享有更多便利,只要不違法亂紀,就不會受到官府的無理刁難,辦理事務也能享有優先權。" 

 "如此一來,商人們的積極性必然提升,同時也是一種榮耀的體現。" 

 "這亦是朝廷對他們商貿活動的公開認可,悄無聲息地消除民間對商人的偏見。" 

 聽完這一系列構想,朱元璋仍有些不解,敲打著桌面質疑:"你如此高調提升商人的地位,難道是因為收了賄賂?" 

 陳寒苦笑:"陛下啊,我在晉商商會只待了一天,您的錦衣衛可是一直盯著我,我哪裡有機會搞那些歪門邪道?" 

 朱元璋輕蔑地哼了一聲:"錦衣衛還說你上了二樓,那個貌美的姑娘想要親近你,你還假裝拒絕,勾得人家姑娘主動出面,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夏荷和冬雪焦急地問:"公子,真有這樣的事?" 

 陳寒忙解釋:"私人事情以後再說,陛下愛八卦可就無趣了,您這樣忽視我們的隱私,這習慣得改改。" 

 "錦衣衛不能總監聽別人的私話。" 

 陳寒重新回到主題:"陛下,提升商人的地位,並非我受賄所致。" 

 "而是因為當前濫發的寶鈔問題急需解決,解決之道何在?" 

 "不是靠您日復一日地開採銅礦鑄造銅錢來替換,而是要提升民間的生產效率,增加物資儲備。" 

 "就像現在通貨膨脹的情況,假設原先一斗米值一枚銅錢。" 

 "但如今因寶鈔濫發,一斗米需兩枚銅錢才能購得,如何解決呢?" 

 "關鍵在於增加糧食的產量。" 

 "這就需要通過商業途徑,讓百姓富裕起來,提高生產力,產出更多的物品,尤其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