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12章 文官之心,狠毒無比

 詹徽此刻咬牙切齒,滿心憤恨。原以為能整治陳寒,結果反被算計。但他老練狡猾,強忍痛楚,開口道:“陛下,文官與武勳集團不同,我們只能捐出一千貫,聊表心意。” 

 文官們連忙附和。 

 “我們願捐出一千貫。” 

 “我們願捐出一千貫。” 

 朱元璋聞言,驚喜交加。 

 朝廷國庫空虛,畢竟連年征戰,北伐耗費巨大。 

 儘管他通過郭桓案查抄富戶,以及瘋狂印製貨幣,獲取了不少財富。 

 但所剩無幾。 

 如今聽聞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共捐出近三十萬貫,他驚喜萬分。 

 他原先為安置眾多流民的資金問題頭疼不已, 

 沒想到陳寒此舉無意中為朝廷省下了一大筆。 

 雖三十萬貫對數萬流民只是杯水車薪,但總比沒有強。 

 因此,朱元璋心情大好。 

 "行行行,各位大人,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同心協力應對眼前的危機,這才是我們君臣應有的擔當。"朱元璋滿心歡喜地讚揚道。 

 緊接著,詹徽開口提議:"陛下,微臣尚有一策。" 

 文官們心頭一緊,心想你這老狐狸最好別再出什麼餿主意了。 

 再這樣下去,萬一陳寒反手一擊,我們這些人的口袋裡可沒剩多少銀兩能拿出來了。 

 朱元璋看著這位不走運的大臣,暗自思量,那就說吧。 

 "看來詹尚書確實心繫天下蒼生,說來聽聽。" 

 詹徽瞥了陳寒一眼,提議道:"陛下,僅憑我們這些大臣的捐獻,對於目前的流民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微臣聽說,還有數以萬計的流民正朝京城而來,不如動員城中的富豪和商人慷慨解囊,唯有如此,才能妥善安置這批流民。" 

 陳寒聞言心中一沉,深知這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朱元璋眼中閃爍著光芒。 

 他是什麼樣的人,這輩子最痛恨兩種人,一是貪官,二是奸商。 

 在他看來,官員和商人沒幾個正直的,因為他年輕時深受這兩類人的欺凌。 

 因此,能從這些富人和官員手中斂財,他是樂此不疲。 

 立刻應允道:"對對對,詹尚書的建議實在中肯,陳御史,速速讓那些富豪和商人捐款。" 

 陳寒心中叫苦,這看似良策,實則隱患重重。 

 那些富豪和商人本也是百姓,遇此大難,理應由朝廷出資安置,這是朝廷的職責所在。 

 若其中有良心發現者主動捐款,那是他們的高尚情操。 

 但朝廷若強行要求,無異於掠奪,定會喪失民心。 

 而作為主要官員,執行這樣的命令,恐怕會被眾人唾棄。 

 詹徽這老狐狸看似分擔了他的壓力,實則設了個陷阱讓他往裡跳。 

 朱元璋可不是一時衝動答應的,難道他不清楚其中的隱患嗎? 

 他很清楚,只是想借此考驗陳寒,看看他在這件事上如何應對。一旦處理不當,便有了責罰陳寒的藉口。 

 為了避免陳寒拖延,朱元璋立即宣佈:"災情緊迫,陳御史,速速著手安排吧。" 

 "官員們的捐款事宜既然已承諾,誰敢推諉,便是阻礙安撫流民,到時候休怪朕無情。" 

 說完,他轉身離去。 

 …… 

 文官們離開奉天殿後,紛紛圍住詹徽。 

 "詹尚書,你怎麼回事?被他榨乾了錢財,還幫他出謀劃策?" 

 "沒錯,讓他無法完成任務,被陛下責罰才好呢。" 

 "沒錯大人,這次您不能因為他是您的下屬,就過分庇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