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 作品

第10章 文官集團的陰謀!

 次日早朝。 

 朱元璋面色不悅。 

 坐在寶座之上,宏聲道: 

 “爾等仕宦,日日言國家安寧,然陝甘災荒,災民已至朕前,你們的洞察何在?” 

 天子的威嚴令朝廷肅靜,群臣噤若寒蟬。 

 “微臣等請罪!”百官紛紛低頭跪拜。 

 “罷了!罷了!”朱元璋頗感不耐:“口口聲聲請罪,你們惜命如金,朕懶得與你們計較。如今災情緊迫,若無良策,朕難以交待,誰有建議?” 

 朱元璋此問, 

 因為提出解決方案者,很可能就要擔起重任。 

 然而面對數萬災民,誰敢誇口能妥善安置? 

 更別提在流民四散的局勢中,一旦發生動亂,別說烏紗帽不保,只怕性命堪憂。 

 在洪武朝摸爬滾打二十五年的政壇老手深知,朱元璋對付官員從不留情。 

 於是,他們寧願忍受朱元璋的責罵,也不願接下這份燙手山芋。 

 此刻,卻有一人挺身而出。 

 此人正是現任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的詹徽。 

 詹徽在洪武年間聲名顯赫,他非大奸大惡,但也絕非善類,乃是一名苛刻的官員。 

 他也是朱元璋整治吏治的利器,擅長揣摩聖意,尤其是揣摩朱元璋的心思。 

 當然,他也因過度揣摩而喪生。 

 有傳言,藍玉受審之時,正是他主持。 

 當時,詹徽嚴厲質問藍玉是否還有同夥。 

 藍玉對這位助紂為虐之人深惡痛絕,咬牙切齒地回答,你就是我的同夥。 

 朱元璋向來不喜歡詹徽,他雖能作為自己的工具,但揣摩聖意的行為觸犯了帝王之忌。 

 因此,他也被視為藍玉的同夥,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此時,他站出來,也是出於揣摩聖意。 

 他直言不諱:“稟陛下,微臣有一人可薦。” 

 朱元璋略感意外。 

 詹徽的為人他心知肚明,他站出來必無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