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粉絲的命也是命!

 從六娘出嫁那一天開始,王初桐化悲憤為力量,刻苦攻讀,多次離鄉參加科考,無奈出身貧寒,家中藏書有限,屢試不中。 

 後來清廷平小金川之亂,皇帝特開科招試,此時已經四十八歲的王初桐一舉中士,名列二等。 

 中士之後,王初桐被授予四庫群書館的眷錄官,後又在山東為官,繼任寧海州同知。 

 王初桐為官期間政簡刑清,處事有方,因此頗得民心,聲望愈隆。 

 後在濟南任上,深受山東巡撫伊江阿賞識,大學士阮元稱他為“江左人才淵第一,濟南名師更無雙”。 

 王初桐終於成為了自己小時候夢想的“江左名士”,光耀門楣,讓自己也成為了“大戶人家”。 

 此時的王初桐已經成家,夫人賢惠,但因其心中長念六娘,故與夫人情淡意薄。 

 嘉慶四年,王初桐致仕還鄉,隱居方泰,著書立說。 

 再說六娘,出嫁之後,因丈夫放浪無檢,很快把家產揮霍殆盡。 

 人面獸心的丈夫竟然把六娘送往勾欄為他掙錢供他揮霍。 

 這對於落魄的六娘來說可能也沒什麼,只能慨嘆命運的不幸罷了,惟有“涕泗交橫,號慟欲絕”。 

 無奈之下,六娘只得屈身於“勾欄”,賣唱賣笑不賣身,再後來就成賣身不賣藝。 

 數年之後,有些許積蓄,她便離開煙花之地,獨居槎水邊,讀書看景,清靜自在。 

 是為“居槎水上,賣珠補屋,種竹澆花,幽窗曲幾之下,燻爐茗碗間,靜若書生。” 

 當時方泰與南翔相距不遠,一次,王初桐行舟於槎水之上,忽聞熟悉的琴聲(六娘自小便彈的一手好參琴),即命船伕靠岸入河浜屋內,果不然是六娘。 

 本來兩人間的緣分已在六娘出嫁的那天終止,如今的六娘,也已將近花甲,嚐盡了人心險惡,歷盡了世間滄桑,內心早已心如止水。 

 每天就是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就此慰藉餘生。 

 但命運就是跟頑劣的孩童一般,造化弄人,總是充滿偶然性。 

 明明你已經把一個人藏在心裡,漸漸模糊,都快要淡忘的時候,這個人卻又突然出現在你面前。 

 小時候的記憶開始不斷翻滾湧現,種種委屈,再也忍不住化作了滿腹的辛酸。 

 於是兩人坐在河畔邊上,肩並著肩,如小時候那樣,傾訴著這些年來的遭遇與心緒。 

 一番苦訴之後,免不了唏噓不已。 

 至此,六娘仍孑然一身,而王初桐早已兒女成群,兩人再結夫妻已無可能,於是兩人便以兄妹相稱。 

 自此之後王便暗中資助六娘銀兩,常來常往,談文論詩,對閒人議論全不在乎。 

 六娘為報答王初桐的厚恩,自畫一幅像贈與王,畫上寫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題詞。 

 意指佳人孤高、絕世獨立的意思。 

 王初桐在上面署上四字“絕代佳人”,成為一幅珠聯璧合之作。 

 當時嘉定的文人圈中,有許多人都看到這幅畫,有同情者紛紛在上面作詩題詞,其中沒有一句指責初桐和六娘。 

 這幅畫一直流傳到京師。京師也有許多文人雅士看到過這幅畫,他們都為六孃的美貌和才華傾倒,也為王、陳的這場愛情悲劇唏噓。 

 ………… 

 看完周薇寫的同人文,所有深夜宇宙的粉絲們都不淡定了。 

 你幹嘛??! 

 這樣來寫同人文是吧?? 

 原本六娘和小秀才愛而不得,遺憾終生的動畫結局就已經讓人夠難受,夠惆悵了。 

 但至少腦海裡可以幻想,六娘嫁了良人,小秀才後來考取了功名,各自都有美好的生活,雖然難免遺憾,卻也都能度過各自幸福的一生。 

 可你周薇是在贛神魔?? 

 你說六娘嫁人不久,就因丈夫揮霍無度,家財散盡? 

 那畜生玩意還把六娘賣到了勾欄,讓她受盡了屈辱? 

 你說小秀才考試考了幾十年都不中,直至四十八歲才勉強混出個模樣來? 

 這劇情的展開和我們想象中的那份美好完全不一樣啊喂! 

 太殘忍,太黑暗,太冷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