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病魔,放馬過來!

 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很奇怪,顧知書在今晚的節目裡,有提及哪怕一句抑鬱症相關的話題嗎? 

 並沒有。 

 甚至他全程都和陳樂瑤在演雙簧,搭檔相聲,以一種幽默的風格,將王陽明的生平事蹟與功業展示出來。 

 他並未歌頌苦難,對於王陽明在龍場的遭遇,也沒有著重於困難方面的描寫,幾年下來吃的苦頭,往往被一筆帶過,反而是心境的變化,悟道的過程,濃墨重彩,渲染頗多。 

 可以說,和很多所猜測的那樣,顧知書可能會在節目裡,描述一個出身苦難,但最終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戰勝困難,獲得新生的主角,截然相反。 

 從一開始,王陽明就和所謂的“苦難”顯得格格不入。 

 無論是他自己跳脫的性格,還是幾乎完美的家庭背景,都讓王陽明和普通的抑鬱症患者,彷彿身處於兩個世界之中。 

 甚至,假如不是王陽明“自討苦吃”,做出那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舉止,比如上書彈劾劉瑾啥的,他這一輩子,估計都能在順風順水之中度過。 

 從出生到死亡,就沒有嘗過“愁”的滋味。 

 這種人生劇本,估計能羨慕死當今99%以上的人群。 

 但直到本期的《故事人生》結束,網上似乎都沒有出現過“跑題”的聲音。 

 沒有人跳出來指責顧知書的故事貨不對板,和“定製題材”格格不入。 

 更沒有人跳出來陰陽怪氣,說顧知書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扯了個虛構的故事。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顧知書已經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知行合一!” 

 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可能她們已經尋找過了很多的名醫,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很多的“方法”。 

 有人說,多笑,哪怕是假笑,笑得多了,自然也就會內心變得開朗起來。 

 也有人說,要多和朋友談心、聚會,通過社交的熱鬧和歡樂來驅逐內心的恐懼和孤獨。 

 還有人說,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就可以對抗抑鬱。 

 美食、旅行、登山、運動、冥想、健身…… 

 無數的“建議”如雪花般飛向那些抑鬱症患者,每個人都對這個可憐的群體,報以極大的善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你能說這些建議是錯的嗎? 

 估計不能。 

 因為其中的某些建議方法,的確對個別患者,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也的確幫助到了一些人,從抑鬱症當中康復,或者緩和下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