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形式更新

 啊? 

 羅堅聽完後,感覺腦子都昏昏的,還能這樣? 

 其實這個辛普森案,並非是深夜宇宙裡的“特色”案例,而是發生在真實世界。 

 過去羅堅也有所耳聞,但畢竟有點年代了,又發生在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他還真沒有具體去研究瞭解過。 

 這次經顧知書這麼一介紹,他才對那個世紀大審判第一次有了全面的瞭解。 

 要說這個案件,離譜程度都不亞於一本優秀的推理小說了。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證據確鑿,辛普森肯定要牢底坐穿。 

 然後就是驚人反轉,辯護律師團隊一手驚豔操作,直接反轉。 

 搞到後來,甚至連他們這些聽眾,都已經分不清,真相到底如何了。 

 是蓄意謀殺,還是栽贓陷害? 

 但不管真相是哪一種,對羅堅而言,至少對《東方快車謀殺案》裡,那個化名雷切特的惡魔,是如何逃脫法律制裁的,有了深刻理解。 

 假如把雷切特放在辛普森的位置上,他會怎麼操作才能讓自己在舉國關注下,逃脫法律制裁呢? 

 在現場留下那麼多“鐵證如山”的痕跡下…… 

 也許,答案很簡單,你只需要在犯下案件的十點之後,在警方到達現場的七點之間,利用有限的七個小時時間,去動用自己的財力和人脈,收買一位當地的警官即可。 

 把所有的證據都告訴這位警官,甚至主動製造證據去告訴警官,再讓這個被收買的警官,去“發現”這些證據。 

 然後, 

 只需要這位警官在媒體面前,進行一場狼人自爆式的發言,就可以把所有真實的證據,變成無效…… 

 羅堅細思極恐,忽然對宇宙第一強國引以為傲的所謂判例法,感到一陣心寒。 

 他記得在論壇上,很多人都在說,雷切特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很魔幻很不可思議,就像是阿加莎為了劇情需要,強行安排的一個劇情似的。 

 如今顧知書卻在用辛普森案,給出了最為有力的回應。 

 現實—— 

 往往比小說更加魔幻! 

 “關於這個辛普森案,在歷史上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法院的最終判罰是正確的,既然證據有疑義,就不能成為定罪的依據。 

 如果為了追求絕對的實體正義,而可以忽略程序正義的話,也許在某個具體案件中,可以達成目的,但也可能會就此打開潘多拉的魔盒,讓世界變得更加不公。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也有人認為,辛普森是憑藉自己的財力,聘請了當時號稱天下無敵的律師團隊,來為自己開脫辯護,儘管警方的操作有問題,但也不妨礙種種證據,都指向辛普森就是真兇。 

 明明是一個犯罪分子,卻因為程序上的瑕疵,而成功逃脫法律制裁,逍遙法外,這無疑是法律的恥辱,也是必須要填上的漏洞。 

 不知道各位聽眾對此是持何種態度?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給電視臺寫信闡述你的觀點,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在以後的節目中,進一步展開探討。 

 對了,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需要提出。 

 儘管辛普森案在刑事案件層面,律師團隊取得了勝利,免去了他坐牢的懲罰,但在民事案件上,他卻最終敗訴。 

 最後是以賠償受害人家屬三千多萬美元的鉅額補償而告終,這場世紀審判也讓辛普森就此淪為窮光蛋,賠光了一輩子打拼下來的積蓄。” 

 臥槽,還有這種操作? 

 如果說辛普森案的刑事案件判罰,大家可能還多少有點印象,略有耳聞,那對於民事賠償那塊,就是完全陌生了。 

 如此看來,辛普森和雷切特還真不一樣,前者為這樁案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後者則是完全抽身於外,過得逍遙自在。 

 聽完顧知書對辛普森案的講解,很多人都和羅堅一樣,陷入到沉思。 

 特別是那些剛讀完阿加莎推理三部曲的讀者,更是內心五味雜陳。 

 回想起在閱讀時自己對“法外執刑”有多麼興奮,多麼激動,多麼推崇。 

 此刻在聽完關於“程序正義”的講解後,內心的感悟就有多麼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