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斷章

 同一個夜晚,就在無數推理愛好者沉浸在“推理大師的噩夢”之中,通宵達旦之時。 

 還有那麼另一部分群體,則是選擇了準時守候在電臺前,收聽顧知書主持的《深夜巷話》。 

 除了過去幾個月每天晚上堅持收聽節目,因此養成的習慣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就在今天下午,顧知書還在微博上發佈了一條新動態,算是某種“預告”,強調今天晚上在節目裡會公佈一件重要訊息。 

 到底是什麼重要訊息,值得顧知書特意在微博上提前強調宣告,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之心。 

 但一如既往的,顧知書在節目裡的聲音依舊是顯得那麼不急不慢,語氣平和。 

 結合本期《深夜巷話》的主題——論如何化解尷尬。 

 倒是比以往多了許多詼諧色彩。 

 以至於全程旁聽下來,杜夕月感覺自己眼睛和嘴角里的笑意,就幾乎沒有消失過。 

 “尷尬,在我們現代人的理解裡,幾乎和窘迫劃上了等號。 

 但在古代,它最初的意思,卻是‘行不正也’,特指那些行為、態度不端正的人。 

 《水滸傳》第十回有道: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裡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 

 這文中的尷尬人就是指行為不端正之人。 

 此外,在古代,尷尬除了指人,還會指那些難以應付的困難處境和棘手事情,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見的用法。 

 還是《水滸傳》,第十六回有道:前日行的須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尷尬去處……” 

 咦,這《水滸傳》是什麼來頭? 

 竟然會被顧知書連續引用兩次原文? 

 而且聽那口吻,說的應該是古代的事情,而從第十回、第十六回等描述分析,很可能是一本古代小說。 

 按理說,小說的地位在古代並不高,和現代網文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有點相似。 

 你要寫高考作文,引用的是一本網文的典故,很顯然是不合適的。 

 而偏偏顧知書是在解釋“尷尬”一詞的出處和含義時,引用的這本《水滸傳》。 

 如此一來,倒是讓無數聽眾印象深刻,記住了這本書名。 

 深夜宇宙作品+1! 

 而且,這次似乎是一本來頭不小的大部頭書! 

 期待值+1+1+1+1+1…… 

 “尷尬的降臨往往意味著不好的事情發生,特別是這種事情還是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時候, 

 可往往當你意識到尷尬的到來時,木已成舟,已成既定事實,你再如何羞怒也無濟於事。 

 此時,應對尷尬的第一個技巧,也就順勢誕生了—— 

 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不如改變主觀心態,嘗試去坦誠接納,一笑而過。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過,一個演員最出彩的一次演出,可能就是他出錯的那一次。 

 比如,你今天要演講時,發現自己不幸感冒了,身體狀態不在最佳,聲音也比較沙啞。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今天大家可以聽到我特別的嗓音,我想,這是一次難得的緣分,也是一次獨特的體驗。 

 如此一來,就把感冒導致的劣勢,轉換成為獨特嗓音這個優勢,也就是,將錯就錯,化廢為寶……” 

 顧知書說這段的時候,很多聽眾都心頭一驚,開始仔細傾聽顧知書的聲線。 

 想要辨別出他到底是在講稿,還是真的身體不適,感染了風寒感冒。 

 直到確認顧知書的聲線沒有太大變化後,才稍稍放下心來。 

 雖然今晚準時收聽《深夜巷話》的聽眾群體裡面,資深的推理愛好者不多,絕大部分是被深夜宇宙的其他作品所吸引而來。 

 但也有不少人因為顧知書入了推理的坑,也大多都有關注到顧知書的“迷霧系列第二彈”作品更新。 

 甚至很多人在12點的時候,就是暫停了互動視頻,先跳到這邊來收聽電臺直播的。 

 看的推理多了,難免就沾上了一點“疑神疑鬼”的特徵。 

 總覺得別人是話裡有話,每個文字裡都充滿了欺詐和誤導,屬於是染上丁點職業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