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招惹她幹嘛?

 “犬儒學派徹底否定社會與文明,鄙棄世俗的榮華富貴,它的代表人物是狄奧根尼,傳聞,征服者亞歷山大曾問他想要什麼賞賜,他回答道: 

 只要你別擋住我的太陽光就好。 

 犬儒學派的信徒對人類的真誠輕蔑不信,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 

 ………… 

 伊比鳩魯的快樂主義、斯多葛學派的禁慾主義,以及懷疑學派,構成了晚期希臘哲學的三大流派。 

 至此,哲學家們不再關注世界的本原,而將目光投向了—— 

 人! 

 ………… 

 從公元476年開始,西方世界進入到長達一千多年的中世紀黑暗時期,哲學淪為神學的婢女。 

 直到文藝復興、理性覺醒,哲學才逐漸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康德在人類思想史上吶喊出的這句話,如星辰般閃耀,熠熠生輝。 

 然後黑格爾提出‘絕對精神’理論,將傳統的形而上學推到了頂峰! 

 哲學到了這個時期,理性的建構、自我主體性的建構、人與世界關係的建構、人類生存內在秩序的建構,也既傳統理性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哲學家們開始將目光對外發散,關乎生命、慾望、本能、語言、存在和幸福的話題,紛紛湧現。 

 富有詩意的哲學也在此時誕生。 

 正如尼采用生命演繹的那句激情話語: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深夜的時間在悄悄溜走,節目的聽眾們都漸漸入了神。 

 關於哲學,他們好像從未有過像今晚這樣,直觀而又深刻的認識。 

 顧知書並不是像課本一樣,將每個流派的哲學觀點都闡述得極其完整,滴水不漏。 

 他只是列舉了每個重要時刻重要人物的一個重要觀點,並且配上了一小段讓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就像是一艘小船,載著所有聽眾從一條名為哲學的長河裡順流而下。 

 兩岸傳來雄辯之聲。 

 從泰勒斯到畢達哥拉斯,從柏拉圖到皮浪,從培根到休謨,從笛卡爾到萊布尼茨,從康德到叔本華再到尼采…… 

 不管這些名字是熟悉還是陌生,是真實還是虛構,此時此刻都顯得不太重要了。 

 因為僅僅是坐在小舟上的驚鴻一瞥,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哲學長河兩岸的瑰麗和風光。 

 目眩神迷! 

 而更讓聽眾們感到期待的,則是顧知書剛才談及的一句話—— 

 詩意的哲學! 

 後面舉的尼采語錄,更是讓無數人印象深刻。 

 本身尼采在深夜宇宙人物系列之中,就是個人氣極高的角色,憑藉一首《孤獨》招攬了眾多粉絲。 

 如今,新的尼采名言出現——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美! 

 太美了! 

 和《孤獨》聯繫起來,幾乎是讓人不費吹灰之力,就體會到了顧知書那句“詩意哲學”的內涵所在。 

 哲學和詩歌,竟然在這一刻,產生了交融。 

 要知道此時守候在電臺前的,絕大多數都是《深夜巷話》的老聽眾,是詩歌的愛好者和追隨者。 

 現在突然發現,原來詩歌不僅僅是在文學上能帶給人美的享受,在哲學上,更是能融入到歷史進程中,成為人文光輝閃爍的頂上明珠。 

 這個發現如何能不讓聽眾粉絲們欣喜若狂? 

 然而,正當大家都期待萬分之時,只聽見顧知書的聲音響起: 

 “由於時間關係,今晚的《深夜巷話》即將到達尾聲,哲學的故事我們以後再續,接下來我們進入到聽眾來電熱線環節。” 

 什麼? 

 到點了? 

 無數意猶未盡的聽眾望向時鐘,發現果不其然,竟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來到了凌晨的2點半,節目儼然接近了尾聲。 

 怎麼會這麼快? 

 平時我都會聽著節目犯困的,甚至好幾次聽著聽著都睡著了。 

 但今晚卻是全無丁點睡意,好奇心幾乎達到了頂點,還想在哲學的長河裡繼續徜徉。 

 過去從未有人能將哲學的脈絡如此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也從未像今晚一樣,能通俗易懂地感受到屬於哲學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