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先生們的詩

 “很美好也很樸實的願景,但我注意到,網上有一些關於三行情書的質疑聲音。” 

 “我也聽說了。” 

 “您是如何看待‘文化降級’的說法呢?” 

 “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我看來,能夠被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但很多人搬出了三行情書的定義,說它就是一種簡化版的現代詩歌,不講究韻律,沒有美感可言,您怎麼看?” 

 “三行情書是一種新的體裁,能方便初學者快速上手,瞭解詩歌,推開詩歌的大門,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簡單的,就是不具備美感的。” 

 “您覺得這種說法是一種簡單的二元對立論?” 

 “沒錯。” 

 “您不久前舉了一首三行情書的例子,說是您心目中暫時的第一名佳作,您認為這首作品能打破刻板的固有印象嗎?” 

 “我想並不能。” 

 “嗯?” 

 不僅是盧寧驚訝地嗯了一聲,許多瞭解事情來龍去脈的粉絲們,更是驚訝地瞪大眼睛。 

 顧知書說什麼? 

 就連“螃蟹在剝我的殼”都不能打破固有印象嗎? 

 可他不是自己都說,那已經是心目中排名no.1的作品了? 

 如果連這個作品都沒有辦法做到的話,豈不是反過來說明了,那些質疑的聲音是對的? 

 畢竟連你顧知書都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來推翻他們的觀點! 

 電視畫面中的顧知書,此時抬起頭,目光之中似乎蘊藏著某種堅定。 

 他說道:“三行情書是一種較新的體裁,因推廣漢語而誕生,但早在它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很多短小優美的情書文案了。 

 那些情書也是短短兩三行文字,只是,書寫它們的人,並未將其當作是一個完整的作品,而僅僅是隨筆而已。” 

 盧寧問道:“您覺得那些作品更能展現三行情書的魅力?” 

 “我想說,比起三行的限定,情書才是此類文學的內核所在,蘊藏在字裡行間的情感,最為迷人。” 

 “我們可以拜讀欣賞嗎?” 

 “那我舉例幾首。” 

 “好的,或許您可以寫下來?我們準備有紙筆,這樣也許更直觀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