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直接跳到大氣層

 不然的話,為什麼會抬頭看雲的時間,比轉頭看自己的時間要更長呢? 

 因為內心太過在乎,反而容易多想多慮,這是每個青春期的少年都容易犯下的錯誤。 

 在這個基礎上,有沒有可能發展出第四層想象空間呢? 

 男孩只是一個人孤獨地站在草坪上,幻想著女孩也站在自己身邊。 

 偶爾抬頭看雲,偶爾轉頭看看自己。 

 事實上,女孩根本就不存在! 

 哪怕是對雲的關注多於對自己,都只是男孩在暗戀之中於腦海裡構想出來的奢望。 

 現實生活之中,也許人家女孩根本就不認識男孩,不知道他的名字,也從未正眼看過他的面容。 

 她,從全詩的第一句話,第一個字開始,就是幻想,女孩從未介入過自己的生活。 

 我是多麼希望她在看雲的時候,也能偶爾看一眼愛慕著她的我啊! 

 哪怕只是被冷漠嫌棄地看一眼,我也心滿意足了。 

 解釋得通嗎? 

 好像也可以! 

 每一層不同的想象空間之中,男孩和女孩之間的距離,都在發生著變化。 

 在同一片天空下,卻完全陌生的兩個人,是最遙遠的距離; 

 兩人相識,女孩知道男孩愛慕自己,卻對男孩沒有好感,疏遠冷漠,是第二遙遠的距離; 

 兩人相識,女孩不知道男孩愛慕自己,她的心意也無從揣測,是第三遙遠的距離; 

 兩人相識且互有好感,卻因男孩的怯懦而最終沒能走到一起,有緣無份,是第四遙遠的距離; 

 到了第四遙遠的距離,兩人之間,其實已經很近很近了,只是,始終都沒有相交! 

 反而讓遺憾變得最大,也最為讓人扼腕嘆息。 

 全詩短短24個字,通過物理和心理兩種距離的交錯,卻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 

 一個字—— 

 絕! 

 杜夕月想著想著,有種雞皮疙瘩都豎起來的感覺。 

 不能再往第五層、第六層去繼續挖掘了,那樣就有點細思極恐,屬於精神病人過度解讀的意味了。 

 幸好在這時, 

 顧知書在愛情之外,又提出了一個她從未想過的解讀角度。 

 “雲是什麼呢?它是大自然的造物。 

 她為什麼會看雲時很近,看我的時候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