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至於抓緊時間去建房的?很少,從四年前開始傳政府要在橋西村建工業園開始,四年裡能建房的宅基地都建得差不多了,還沒建起來的,那就是缺錢的實在沒法建了。




這不,這些早早過來去聽了村會內容的親戚,錢還沒到手,已經琢磨著防範陳今來跟老爺子要錢了。




“陳今,爺爺都說讓你把戶口遷過來了,趁現在還沒限制戶口遷入,你還是抓緊辦了吧。到時候還能分到一筆人頭費。”




陳今看了眼說話的人,看著不太熟,貌似是她哪個伯家的堂哥。




就她知道的,這家裡的房子和宅基地可都在她爺奶手裡呢,不說三個姑姑家了,三個伯加上她爸四家,四個小家的人都不少,她三個伯可都是有孫子孫女的人了。別看他們現在兄友弟恭的,要是真拆遷了,這些人都還有得鬧騰。




可能她爸和後媽甩不下臉來爭,但肯定不高興。




“我怕我真遷回來了,到時候你得哭和你爭家產的又多一個。”




陳今這話一出,好幾個長輩臉上的笑淡了幾分。




他們光顧著開心拆遷能拿錢了,但這個錢就那麼多,要是分的人多了,那攤到自己手裡的不就少了?




這麼一看,自家四棟五層高的樓房,其實還不如那些只有一棟樓但人少的。而且這些人心裡有計較:




家裡起房子我出錢出力,還是長房,我就該拿大頭。




我給家裡的錢最多,我怎麼都得比他們多吧?




爸媽平時在家是我們照顧多,應該我們拿大頭。




家裡四棟樓正好四兄弟分剛剛好。




這些人心裡怎麼想的沒說出來,但陳今一看他們表情就知道以後的熱鬧不會少。




劉老頭這時終於發話了,耷拉著嘴掃了一圈回來的兒孫們,沉聲道:“拆遷分到錢了,該給你們分的都有份。”看了眼坐小板凳上拆餅乾盒的陳今,“只要是我老劉家的子孫,都不會少。”




“小今也一樣。”




陳今樂了,假裝聽不懂老爺子特別強調的那句“只要是老劉家的子孫”,笑嘻嘻地回:“那我提前謝謝您啊。”




她這不客氣的樣子惹來了好幾個白眼。但陳今是誰啊,根本不在乎,自顧自地吃餅乾,還問劉老太要飲料。不像其他孝順子孫,他們是把東西送到陳老太面前,她是等著劉老太給送到她面前。




劉時笙看不慣,想開口教育,被老婆江子君給拉住,小聲道:“你爸媽樂意慣著,你少管。”轉頭看向自己的女兒兒子,眼神警告他們不準跟著陳今學。




江子君是在劉時笙離婚後才和他在一起的,自認沒什麼對不起陳今的,但凡是回來老家遇到,彼此都心照不宣地不打招呼的。




他們夫妻兩個都是高校裡的老師,平時收入也還不錯,但想要生活水平再往上拔,那就沒辦法了。她孃家條件一般,公公婆婆以前拿著租金不止他們家,所以他們能得到的支持不算多。但現在村裡傳出拆遷的消息了,老家這裡四棟樓出租,還有在村裡的田地,湊一起應該能拿好幾百萬。不說多的,分個二、三十萬給他們,都夠他們小家換套大的房子了。




榕市是南省省會,市區的房價年年往上攀,他們是佔了時代的便利,才買到了一套四十平的單位房。




現在大家都向往把孩子送出國深造,要是分到多的拆遷款,他們也打算把孩子送出去鍍金。




劉老頭問起陳今畢業工作分配到哪個單位,陳今就說還不知道。




“那你得好好想想了,多和學校老師領導溝通,能去好單位自然是要去好的。你在橋東村那頭的房子啊,找個人幫你管著收租,還有兩份收入,足夠你花用了。”劉老頭還樂呵呵道:“要是你分配的單位好啊,爺爺給你買套市區的房。”




劉老頭這話一出,剛剛朝陳今翻白眼的忍不住出聲了,不高興道:“難道我們沒有好單位爺爺就不給我們在市裡買房了?”




劉老頭心情好,大手一揮,“給,都給買。”




三個姑姑家的表哥表姐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線了,就幾個堂哥堂姐看起來不太滿意:憑什麼給姑姑家的表兄弟表姐妹也分啊,還有陳今,都不姓劉,平時喊她來都不來,現在有好事了就巴巴地跟過來。




但他們不滿意也沒辦法,別看陳今出生沒多久她爸媽就離婚,她也跟著被帶去了橋東村,和家裡人關係很淡薄。但誰讓陳今學習好呢,老劉家就她讀的大學最好,劉老頭覺得她爭氣,以後分到大單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