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綾 作品

19.穿行水城





西校區內,結實又高的大型建築多,除了圖書館之外,宿舍區、教學樓也分別開闢成了官方避難點,以供撤離的民眾暫住。




對方像是聽出了盧策的言下之意,朝盧策伸出手:“充氣船上有繩索嗎?丟過來,帶你們一程吧。”




**




綏大西校區的圖書館,在整個校區的中央位置,這裡是老校區,建築統一翻新過。




原本的圖書館較小,翻新時請了有名的建築設設計,做成了t字形建築體,除了中央主樓,還有左右兩翼,外牆一部分採用曲面設計,因玻璃牆多,全部使用了雙層鋼化玻璃,牢固異常。




整棟建築矗立在高大的平臺之上,整個平臺基座約莫有六米高度,加上校區地理位置較高,因此整棟圖書館所在的高臺基本未遭遇洪水,此刻像是矗立在水中的龐大巨輪。




圖書館中央主樓高十二層,左右兩翼也有十層樓高,且一到三層單層高度超過了四米,如今大家的避難安置都在三層之上,即便洪水真的漫入圖書館,對避難者也沒什麼影響。




如此令人心安的高度,難怪之前會有人上傳視頻和圖片。




高臺面積很大,其他衝鋒艇都避開了上高臺的臺階位置,直接從洪水區駛向高臺,靠岸後快速卸載船上的避難者,再快速離開,繼續去下一個區域執行撤離任務。




舒馥的充氣船小,吃水淺,搭著衝鋒艇的“順風船”抵達後,三人朝對方道了謝,便直接順著臺階的方向朝前劃,等到擱淺時,距離高臺只剩下兩級臺階。




三個人快速下船,背起各自的包,拆開船槳丟入帳篷,舒馥連毛巾一起抱起狸花貓,塞入盧策懷裡,然後打開充氣船的氣閥,讓船自行放氣。




她和盧政各自拖起充氣船一角,冒著大雨直接踏過水下的臺階,衝上了高臺。




外面還在下大雨,因此避難人員登記入口被放在了圖書館一樓大廳內,這裡人很多,聲音嘈雜,說話聲、詢問聲、孩子的哭聲、整理雨具衣物的聲音……稍微有些混亂。




三個人根據之前商量好的,沒有著急去登記入住和領物資,而是避開人群,熟門熟路的在側面走廊找了個無人的區域,先解決手裡比較惹眼的充氣船。




充氣船的兩個閥門都被解開了,但放氣和充氣不同,沒有氣瓶強力充氣,放氣的速度很慢,且需要藉助外力按壓才能把充氣船裡的空氣都排乾淨,這樣才能依照說明書上的方式摺疊好,重新收納入船包。




只是這款充氣船為了減負,氣瓶很小,用過一次就沒用了,下次若還想使用瞬間自動充氣功能,就得更換新的氣瓶。




替換的氣瓶舒馥這裡自然有,不過稍稍有些重,她不想隨身帶。




盧政兄弟也不覺得她會背個氣瓶撤離,畢竟揹包空間有限,而且眼下連船包都有些打眼,放在避難點容易被人順走,總不能去哪都拎著吧?那樣也太麻煩了。




但四面環水的情況下,這樣一艘有用的充氣船也不能直接放棄掉。




“藏起來吧,那裡有個雜物室。”這是舒馥一早想好的,她主要想借個地方臨時藏一下船包,這樣之後就能找機會單獨過來把船包收回空間。




盧政兄弟後續都坐官方的船撤離,也用不著充氣船了,她後續得繼續在這水上城市漂著,備用的充氣船自然多多益善。




雜物室是用來堆放陳舊桌椅、壞掉的體育娛樂用品和一些不重要的紙質報刊雜誌的,裡面東西有些多和亂,舒馥在校四年,又是常年泡在圖書館的好學生,對這裡自然熟悉無比。




盧政確認雜物室附近是監控死角後,和盧策一起在外面守著,她獨自拎著船包進了雜物間。




她找到一堆桌椅後的幾個廢棄櫃子,本想藏在櫃子最底下的櫃門裡,可才把船包放進去,她看了眼無窗又無監控的漆黑雜物間,改了主意。




她藉著桌椅和櫃門掩飾,直接將船包收入了空間。




沒必要後續再找機會來一次了,那樣反而打眼,這裡東西這麼多,又這麼亂,無論她藏或不藏,盧政他們一時半會也找不到也確認不了。




如果他們真需要用到這船,再由她單獨進來“取船包”就行。




舒馥走出雜物間時,走廊上只有盧政一個人,他已經脫下了身上的救生衣和雨衣,他抖完雨衣上面的水,正將其摺疊整齊後收入雨衣包。




他聽到聲音,回頭朝她看過來:“我讓小策抱著貓先去排隊了,你怎麼樣,要換一下衣服嗎?”




對方會這麼問,是因為舒馥身上只穿了救生衣,沒穿雨衣。




“沒事,衝鋒衣防水的,加上淋雨時間不長,不用換。”她拉下衝鋒衣的兜帽,又脫下腳上的長鞋套,脫下救生衣,拍拍衣服,將抖了下水珠的防水揹包重新揹回去,稍稍撥了兩下貼在臉頰上的溼漉髮絲,就算是整理結束了。




她臉上也淋了雨,皮膚被冰冷雨水打的有一些白,反而襯得唇色更加紅潤了些。




盧政將停留在她嘴唇上的視線收了回去,這樣目光直白的盯著女孩的嘴唇看,不太好。




他拎起地上的揹包,將救生衣和雨衣包扣在揹包帶上,然後朝她道:“走吧。”




**




排隊登記的時間比他們想象中更長,主要全城撤離,即便官方在綏城從北至南的西線郊區開闢了上百個官方避難點,分攤到每個避難點頭上的人數仍舊非常非常多。




好在是遞進式撤離,每天有一大批新的避難者抵達,但每天也有一大批先前的避難者離開,同一時間裡,避難人數不會飽和。




不過人員流動大,混亂在所難免。




避難者絕大多數都是乘坐救援隊的衝鋒艇過來的,但也有一小撮人,像舒馥他們這樣,因為各種原因,加上有交通工具,所以自行前來。




抵達之後,避難者統一進行人員登記,登記錄入之後,才能去領物資。物資包裡面除了食水這樣的基礎物品外,還有一次性洗漱套包、一條單人尺寸的防潮墊、一條急救保溫毯、一塊毛毯、一件雨衣。




大部分的官方避難點都和綏大圖書館一樣,沒有住宿條件,所以通常都是打地鋪。




登記結束後,避難者各自領取物品去到三樓,那裡會有救援隊志願者給眾人安排休息的地鋪位置。




編好號碼的地鋪位置加上防潮墊和毛毯,就是一個簡易的休息區,這也是官方和救援隊討論之後的結果,畢竟這些避難點也都是臨時的,只在這個大撤離階段發揮作用。




撤離的真正目的地是海拔更高一些的未遭遇洪水的城市,這些避難點在全部民眾離開後都會廢置,沒有必要浪費資源。




而防潮墊、毛毯和急救保溫毯,都是露營必備物品,遞進式撤離過程中,避難者們可能要輪換三到四處臨時的官方避難點。




與其每一處都備著這些物資作為公用,不如在第一站官方避難點就發下去,使之成為私人物資,之後個人各自攜帶,不用救援隊的人再分出人手管理和整理這些,也能避免眾人為了搶佔公共物資而引起的矛盾衝突。




然而,現在進行大撤離的城市並不只有綏城,撤離的人數異常龐大,也代表這樣的物資包需求量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現在全國上下所有未受災地區的城市,都在進行援助和募捐,驊國東南地區以外的城市工廠都在加班加點的趕製這樣的物資包,整車整車的裝箱,然後再馬不停蹄的朝受災城市運輸。




舒馥本以為貓不能私下帶入避難點,但登記人員只是看了眼盧策懷裡乖乖伏著的小貓,說了句“看管好自己的寵物”,並沒有強行做什麼要求。




盧策低頭看著不久前還使勁在他懷裡掙扎似乎不怎麼想被他抱的狸花貓此刻乖巧安靜的模樣,低聲讚了句:“藍藍真機靈……”




“藍藍?”舒馥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