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患





腕上的手環,在她重新縮進柔軟被窩的時候,輕輕震了震。




**




【查看最新災情預警任務完成,獲得木筏2級5%進度條(木筏2級目前進度:70%)】




舒馥一邊刷牙一邊嘆氣。




好嘛,出了個金色獎勵後,這次居然連安慰獎都沒有了。




她隱約覺得,關鍵點可能在二樓和一樓那兩戶人家身上,但也有可能是四樓養藍狸花貓的那家。




所以,她凌晨的時候出去參與一下鄰居們發生的事,才能有機會獲得額外加成和抽獎嗎?




但現在這種情況下,不參與鬧劇衝突對她來說是幾乎本能的選擇,她的確著急木筏升級的進度,但她一向求穩,並不想違背本能意願冒進。




舒馥洗漱完畢,取過洗漱櫃裡的乳液正要塗臉時,洗手間的燈啪的一下暗掉了。




雨天日光暗淡,這陣子家裡白天都需要一直開著燈。她走出洗手間,原本開著燈的走廊和客廳裡也暗了下來,她意識到什麼,轉身進廚房拉開了冰箱。




果然,冰箱門拉開后里面的燈並沒有亮起。




停電了。




**




片刻後,住戶們的聲音自樓道各處響起,都是互相探聽詢問電的事,大家都希望只是自己家裡電閘出了問題,可一詢問發現其他人家裡也沒了電之後,不得不接受全小區停電的事實。




外面大雨傾盆,家裡陰冷潮溼,門外走道上還堆著一袋袋無處可丟的垃圾,這種情況下又停了電,也太糟心了吧!




舒馥隔壁的那對小夫妻又出來串門了,先去另一側的人家問了幾句,隨後來敲舒馥的門。




舒馥還裹著睡袍,頭髮也沒來得及整理,拉開大門,隔著柵欄門朝外面的兩人搖頭,表示她家也停電了。




“那你知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電啊?”那女的一臉焦慮的問,得不到回答也只是嘆氣點頭。她自己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亂投醫,這種事,對方一個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女孩哪裡會知道。




她的老公催促她回去做飯,惹得她翻著白眼罵他餓死鬼缺心眼,都停電還只惦記著吃。




“你懂什麼,趕緊回去把家裡的菜和肉,還有米麵那些都做熟了,現在這情況,別說電,燃氣都有可能隨時停!沒電還能湊合,燃氣都沒了你準備怎麼弄!”那人催促著,把人給拉了回去。




舒馥關上門收拾了一下自己,照例去了廚房。




她空間裡多的是生食,這幾天在家沒什麼事一直陸陸續續的清洗蔬菜魚肉,切好打包,或乾脆做熟再裝入牛皮紙打包碗,收入空間疊放。




她是有發電機有卡式爐還有煤油爐,但那些也是要消耗燃料的,而且那些也沒有在廚房裡做飯方便,趁著現在有水有燃氣,自然能節省一點是一點。




她今天打算煲羊肉湯,天氣太冷又潮溼,最適合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




她從空間裡取出一大袋羊排骨,先開火煮水把羊排骨焯了一遍血水,然後在鍋子裡略略煎一下,煎出香味後加入蔥姜翻炒,再加照著食譜說的加入熱水,等到大鍋裡的湯煮開之後調整成最小火,蓋上鍋蓋讓它自己燉著就行。




早飯她從空間裡取了一份泡泡小餛飩出來,還是之前在姚記打包的,當時打包的是加完調料的骨湯和生的泡泡餛飩,後來她特意抽時間把所有餛飩分批下鍋煮熟,再一一撈起放入打包的骨湯碗裡,直接收入空間。




時間停滯的空間就是好,無論食物在裡面放置多久,拿出來的時候依然還維持著剛煮好的模樣。骨湯是熱的,泡泡小混混擠擠挨挨的浮在灑著蔥花的湯裡,可愛又美味。




玻璃窗上依然是一片溼漉水幕,在這樣陰冷停電的上午,能坐在安全的屋子裡,聽著外面的雨聲,安寧閒適的吃一碗剛出鍋的泡泡餛飩,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平安小區互幫互助群裡,一個早上唰了幾百條的留言,除了停電炸出的集體抱怨之外,大家都在討論凌晨那場鬧劇,不同的人看法自然都不一樣。




有人認為一開始一樓那家去二樓挑釁,打著救援隊的牌子,強行要入住二樓那家的做法是不對,但問題是二樓最後也沒讓人住進去啊,可卻偷偷拍了視頻放到網上曝光,讓人辱罵,這就是二樓有問題。




也有人認為二樓做的沒毛病,自己好端端在家,有人強行要進來,還一副囂張態度,他們拍下過程曝光是正確的,就得讓那些喜歡道德綁架的人知道他們不好惹。




這件事的後續是方家老太賴在二樓小情侶家門口捂心口碰瓷,兩家青壯年打了起來,一樓那家人多,二樓吃了虧,直接報了警。




可水患當前,外面還在下大雨,綏城到處交通管制;有一家位處郊區的康復護理中心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遭遇山體滑坡,泥石流壓塌了一部分建築,需要全院撤離;又有幾處電路發生故障造成附近區域大停電正在緊急維修……




全城各處危機事件頻發,很多人在生死線上掙扎,又哪裡會有人來理會這種鄰里之間的摩擦。




這件事恐怕得等到今天救援隊的人過來之後才會處理,不過這兩家的樑子是肯定結下了。




除了這件事相關消息外,其餘都是一些低樓層住戶求助的消息,小區的一樓已經完全進水了,要是夏天就罷了,這麼冷的天氣,正常人根本沒辦法在水裡生活,於是求著同一棟樓的相熟住戶暫時收留。




不過這樣的求助消息,應聲的人很少。




大家願意在群裡和鄰居聊天八卦是一回事,但真的讓他們打開門,接納鄰居入住是另一件事。




舒馥看到盧政率先應聲,接納了同一棟樓的一家,那家有兩個孩子,年紀都比較小。




後來社區服務站的人發了消息,表示救援隊大概會在中午之後來平安小區進行撤離,除了撤離低樓層的住戶之外,還會給高樓層的住戶派發物資,主要是救生衣和食水,如果有一些住在高樓層但是家裡情況特殊,例如老人或是病人有需求也可以一起撤離。




大概因為收留鄰居的時間不算長,最終還是陸陸續續有人開口,接納同一棟樓的鄰居。




舒馥這棟樓裡凌晨幹架的兩家都不在這個群裡,也不知道後續情況如何。




**




快到中午的時候,小區又來電了,舒馥聽見外面陣陣驚喜呼聲,她第一時間把用完的兩個充電寶和電量沒有達到100%的3個平板和2個手機接上電源,之後開了現磨咖啡機,給自己做了一杯生椰拿鐵——意式濃縮咖啡加椰乳。




空間裡雖然有從外面店鋪購買的很多不同口味的咖啡成品,但那些都是一次性杯裝帶吸管的,取用方便,並且喝一杯少一杯,有條件的情況下她還是願意自己做咖啡喝。




她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平板裡播放的綜藝節目,手裡動作沒停,把切好的白蘿蔔片下水綽了一遍,放入煲好的鮮濃羊湯裡,又削皮清洗了兩根鐵棍山藥,切段後一起放入,轉中火煮十幾分鍾,最後撒上大蒜葉和黑胡椒粉,一大鍋鮮香濃郁又營養的山藥蘿蔔清燉羊湯就做好了。




她盛出中午要吃的羊肉湯,把剩下的一大鍋都收入了空間,然後看著空間裡之前煮好的一大鍋咖喱土豆牛肉,一大鍋竹蓀雞湯,一大鍋牛尾骨蘿蔔湯,一大鍋鰱魚頭粉皮湯,突然發現一個新的問題:她的鍋子,囤少了……




以及,隨著空間裡各種湯湯水水杯杯盞盞的熟食增多,她逐漸感覺到了裡面的凌亂,雖然時間停滯,東西隨意擺放也不會打翻,但是取出來的時候不小心的話會啊!




她尋思著,該把之前網購的幾個簡易置物櫃拼裝起來,收入空間,用來分類整理擺放各種拿取時容易打翻的熟食、外賣和飲料。




中午之後,救援隊的幾艘衝鋒舟冒著大雨開進了小區,又引來戶主們的一片驚喜呼聲。




衝鋒舟上人少物資多,直接開至一樓的走道旁,從圍欄外翻進去,一部分人協助撤離,一部分人開始從衝鋒舟上卸物資並且派發和記錄。




物資是依照每家每戶的人頭派發的,除了人手一件救生衣或未充氣的救生圈外,還有一份食水,裡面全是速食:桶裝方便麵、自熱米飯、瓶裝礦泉水、火腿腸……諸如此類。




一樓走道地面已經被水淹沒了,所以物資派發工作是在二樓樓梯間靠走道那一塊進行的,一些高樓層的住戶領取了物資卻不願意走,湊在救援隊員身邊詢問外面的情況。




例如:這批撤離的人是撤離去哪?為什麼只撤離低樓層,高樓層的人不撤離嗎?




又例如:綏城新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這場雨到底還會下多久?大傢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生活?




各種各種的問題,簡直把救援隊員當做了救命稻草,可這些問題,除了撤離去哪之外,對方根本回答不了。




他們有的已經一、兩個晚上沒睡了,其中不少甚至是之前撤離出去的那部分民眾裡剛剛選出來的人,因為水性好,年輕力壯,被臨時挑選出來編入救援隊。




他們光是做協助做救援工作就已經累的夠嗆了,又哪裡有時間去弄清楚住戶們問的這些,偏偏每到一處小區,就有人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




起初他們還會回覆幾句,解釋原因,但次數多了,身體精神雙重疲乏,聞言只是簡單回答了撤離後的臨時安置地,告之目前只撤離低樓層住戶和有特殊需求住戶,其餘的只表示不知道,再被追問就讓對方領了東西回去等消息,不要堵在走道上影響其他人領物資。




有的住戶見問不出什麼,心裡雖然不滿,但領到了物資還是挺高興的,畢竟是白拿的,還有一件救生衣。




有的人領了東西回家,因為有了救生衣和救生圈,便和家人討論要不要自己轉移去附近的賓館或是購物超市,這兩處正是平安小區被淹樓層民眾的臨時安置地。




賓館和超市一個在小區所在這條馬路的路口,另一個在路口再拐過去一、兩百米的地方,目前這區域水已經淹到了車庫上面的一樓,超出一樓大約二十多釐米,整個水深大約兩米到兩米五左右。




但賓館建築有十多層高,裡面都是房間,居住條件不會比家裡差多少。




至於超市,大馬路那裡地勢原本就比小區這裡高一些,超市雖然在一層和二層,但上面還有四層購物樓,後面還有一棟相連的辦公大樓,也有十幾層樓高。




而且超市單層建築很高,抵得上普通民宅的兩三層樓,裡面吃的用的物資豐富,就算現在不營業,距離物資地近一點也會讓人安心一些。




更何況,這類公共建築一般都有柴油發電機房,萬一這一區再停電,裡面還是會有備用電源的。




家人聞言反應各異,有的因為自家樓層也不高,就在二樓和三樓,眼看水已經淹到一樓和二樓之間的樓梯,外面大雨又下個不停,很怕水位繼續漲下去,所以意動了,認真思考起來自行轉移的可能性。




“我還以為是撤離去遠一點的地方,能徹底遠離積水區的,結果這就是擺了個渡啊……”




“誰知道呢,不過現在綏城哪還有沒積水的地方啊?”




“肯定有吧!”說的這人也不太確定,又改了語氣,“應該有吧?郊區有幾個帶溫泉旅館的風景區不是山上嗎?”




“這麼大的雨,山裡更危險,隨時都會山體滑坡泥石流!你沒看到郊區康復中心被泥石流壓塌的新聞?而且城區這麼多地方積水,撤離的人太多,那裡也蹲不下……”




“但是,這不對啊,救援隊都來了,就不能借用一下他們的船嗎?從這裡去路口和超市開船一會功夫就到了,這麼冷的天,如果自己走,家裡東西怎麼帶?過去又溼又冷也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洗澡,還有做飯呢?做飯怎麼弄?難道天天吃泡麵?”




意動是意動,可是讓人放棄溫暖舒適的家,跑到一個情況未知的地方,擔憂的事情也不少。




“你以為我不想借他們的衝鋒艇轉移?可現在人力物力都有限,咱們這個小區裡裡外外多少人,你想舒舒服服的帶著東西轉移,其他人不想嗎?就那麼幾艘小船,等我們這裡結束還要馬上趕去下一處,帶上了你其他人怎麼辦?人家一看你好端端的待在安全的地方,怎麼可能願意浪費時間帶你?”




“那這也不對吧,發點物資就不管我們了?”




“現在也不是我們一個小區鬧水患,撤離肯定是有章程的,你要是不願意自己撤,就等通知吧,真到了二樓三樓都得撤離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