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拍電影

 1943年的紐約已經成為世界的中心,雖然這時的美國還沒從30年代的大蕭條中徹底恢復過來,但是得益於總統羅某人的新政,以及億點點戰爭帶來的刺激,經濟活力已經大幅度提升,人們對於政府的信任也重新達到巔峰,可以預見的是:紐約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

 而紐約的市民們早已經忘記十年前的糟糕日子,他們挺胸抬頭地行走在寬闊的大街上,熱烈討論著歐洲的戰況,或者大聲咒罵可惡且卑鄙的腳盆尼斯,沒事兒就去電影院、劇院之類的地方轉轉,感受文化的薰陶。

 女人們穿著漂亮的鉛筆裙或a字裙,搭配上最近開始流行的女士西服外套,簡約且時尚——主要是因為這樣既省了布料,又維持了體面。

 男人們更樂意穿軍裝,或者類似風格的服飾,以體現他們“保家衛國”的決心,當然,這類衣服耐磨耐損屬性一般都比較強。

 確實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樣子,就好像戰爭對他們沒什麼影響一樣。

 在這一片“繁華”之下,混不下去的倒黴蛋也是有的,比如卡爾·德南。

 作為一個前“知名”電影製作人,他曾勵志要在紐約電影界混出個名頭來,然而生不逢時,在20年代末畢業的他,一入行就趕上了電影行業最不景氣的年代,所有投資了他的電影的人都賠得傾家蕩產,他自己也因此成了業界著名的掃把星,再也沒人敢投資他。

 都是大蕭條的錯!卡爾不止一次這麼激勵自己:他的電影不可能有問題!

 可自我鼓勵不能代替物質支撐,他最需要的是可愛的美刀。

 為了謀生,卡爾不斷下調自己的求職標準,當過場記,做過替身演員,甚至去馬戲團給一隻叫“阿寶”的熊貓當過配音!天知道這種圓滾滾、傻乎乎的動物是從哪裡抓來的!

 最終,他成為了一個小郵遞員。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卡爾本以為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夢想什麼的終究不如吃到嘴裡的麵包和火腿香,如今他這個年紀已經不再適合當一個為愛衝鋒的勇士了,雖然心中滿是遺憾,但他也早已有了一個郵差該有的覺悟:甘於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