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4 章 開始擺攤

  因為他們的存在,這個小鎮的人們學會了用想象力去創造和追求,而不僅僅是滿足於現實。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擁有想象力,我們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

  一天晚上,當林慕風的小吃攤前再次排起長龍時,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男子穿過人群,徑直走向了他的攤位。這位男子,正是之前找過林慕風的那位美食評論家。

  看到美食家的到來,林慕風有些意外,但也感到很高興。他停下了手中的活,熱情地招呼道:“歡迎光臨!請問您想吃點什麼?”

  美食家微笑著搖了搖頭,說:“我這次來,不是來吃東西的。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林慕風有些好奇地問:“哦?是什麼事呢?”

  美食家環顧了一下四周,讚歎道:“你的攤位真是越來越火爆了。你的蓋澆飯確實是一道美味佳餚,很多人都為之傾倒。我想,如果我們能合作開一家飯店,一定能吸引更多的食客。”

  聽到這裡,林慕風不禁有些心動。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將自己的蓋澆飯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品嚐到它的美味。但是,他也知道,開一家飯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於是,他謹慎地問道:“開一家飯店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您有什麼具體的計劃嗎?”

  美食家點了點頭,說:“我已經想好了一個初步的計劃。我們可以選址開一家有特色的飯店,主打你的蓋澆飯。我會負責餐廳的裝修和運營管理,而你則可以繼續負責烹飪。我們可以共同出資合作,利潤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聽到這裡,林慕風不禁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他實現自己開餐廳的夢想。但是,他也明白,合作開餐廳並非易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和信任。

  於是,他認真地說:“謝謝您的提議,我很感興趣。但是,我覺得我們在合作之前,需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下彼此的想法和期望。畢竟,開一家餐廳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和付出。”

  美食家贊同地點了點頭,說:“你說得對。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交流一下。不如這樣,我們找個時間坐下來詳細談一談合作的具體細節,看看是否能夠達成共識。”

  林慕風也點了點頭,說:“好的,我也很期待能夠和您深入交流。等我這段時間忙完了,我們就找個時間好好談一談。”

  幾天後,林慕風和美食家坐在了一家咖啡館裡,開始了他們的深入交流。他們談到了合作的細節、餐廳的定位、裝修風格、菜品創新等方方面面。

  那位美食評論家,帶著一絲嚴肅的神情,徑直走向了林慕風。

  美食家環顧四周,看著忙碌的林慕風,他的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著什麼。林慕風注意到美食家的到來,停下了手中的活,熱情地打了個招呼:“歡迎光臨!今天想吃點什麼呢?”

  美食家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點餐,而是坐在了攤位旁的一張小桌上,沉聲說:“慕風,我有話想跟你說。”

  林慕風有些意外,但還是坐了下來,好奇地看著美食家,等待他的下文。

  美食家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我一直很欣賞你的烹飪才華,你的蓋澆飯確實是一道美味佳餚。但是,對於你想要把這道菜發揚光大的想法,我有些不同的看法。”

  林慕風微微一愣,他沒想到美食家會對他的想法持有異議。他靜靜地聽著,想要了解美食家的真實想法。

  美食家繼續說道:“慕風,你的蓋澆飯確實很受歡迎,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它只在小吃攤上受到歡迎,而在高檔餐廳裡卻難以立足呢?”

  林慕風皺起了眉頭,這個問題他也曾經思考過,但始終沒有找到答案。他虛心地向美食家請教:“請您指點迷津。”

  美食家沉聲說道:“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的蓋澆飯缺乏創新和差異化。在高檔餐廳裡,食客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美味,更是一種獨特的用餐體驗和享受。你的蓋澆飯雖然美味,但卻缺乏這種獨特的魅力。”

  聽到這裡,林慕風不禁有些不服氣。他認為自己的蓋澆飯已經足夠美味了,不需要再加入什麼花哨的元素。但是,他也知道美食家在餐飲界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見識,他的意見或許值得一聽。

  於是,他虛心地向美食家請教:“那麼,您認為我應該如何改進呢?”

  美食家微微一笑,說:“其實,我並不是要你完全改變你的蓋澆飯。而是在保持其原有美味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創新和差異化的元素。比如,你可以嘗試在食材上做出一些改變,使用更加高檔和獨特的食材來提升菜品的品質;在烹飪技巧上也可以進行一些創新和嘗試,讓菜品更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

  林慕風聽後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美食家的建議是有道理的,但他也擔心過多的改變會失去蓋澆飯原有的味道和特色。他猶豫了片刻,說:“您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的。但是,我也希望能夠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美食家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林慕風的擔憂。他說:“當然,保持原有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創新和差異化也是讓菜品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關鍵。你可以嘗試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逐步進行一些改變和創新,看看食客們的反應如何。”

  兩人就這樣坐在小桌旁,深入地交流著關於烹飪和創新的想法。雖然他們的觀點有所不同,但正是這種差異和衝突,讓他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討如何將蓋澆飯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