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開局天降橫財兩個億 作品

第1897章 南明寶藏的蛛絲馬跡

  葉青想了想,將那個小金印掏出來:“六伯,這塊金子哪兒來的。”

  “就是在那個教堂廢墟中找到的。”六伯不以為意:“估計是那個傳教士的東西,當年災難來臨,逃走的時候匆忙就遺落在教堂中了。”

  葉青點點頭,因為這四個老頭,不知道這是一枚皇貴妃特有的龜鈕金印,只是將其當成一枚造型奇特的金疙瘩,所以,這個解釋就是合理的。

  而教堂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整個緬國都曾經被鷹國殖民過,在特殊的年代,天主教堂的數量還超過了佛寺。

  但是對葉青來說,這件事卻有點耐人尋味了。

  當初拿到繡春刀的時候,他只是將南明寶藏當成了一個笑話而已。

  畢竟,當年永曆帝朱由榔是從金陵逃難到了滕衝等地,隨後,因為接連戰敗,不得不逃到果敢。

  一個逃難的皇帝,就算他建立了南明政權,他又能攜帶多少財物。

  而連年的戰亂,清兵的緊逼,就連緬王都敲詐勒索,他還能剩下多少財物。

  更何況,自從清朝建立,緬王,吳三桂,歷代雲貴總督,甚至後來的鷹國殖民者,日寇,加上朱家和沐家歷代家主,全都不遺餘力的尋找過南明寶藏。

  可惜連寶藏的影子都沒見過。

  因此,他繡春刀在手,卻從來就沒認真尋找過所謂的南明寶藏。

  但是今天,卻讓他找到了一點點的蛛絲馬跡。

  因為根據能查到的資料,在晚明最後的十幾年中,南明政權曾經希望藉助天主教的力量,比如,弘光帝就曾派人去澳門搬兵求援,而永曆帝作為南明政權最後一個即帝位的人也曾如此。

  隆武二年,澳門葡萄牙當局發兵300人,並攜大炮數門前來助戰,一時使南明收復了不少失地。為了感謝傳教士,永曆二年永曆帝家族皆入天主教,同時宮中受洗的還有嬪妃50人,大員40人,太監無數。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進行過洗禮。

  但永曆帝本人則並未受洗。

  永曆二年10月再度危機,永曆帝再次派人赴澳門求援,澳門的葡萄牙當局僅以火槍百枝相助,顯得微不足道。於是,王太后又決定派使臣陳安德與傳教士卜彌格直接赴羅馬向教宗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