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開局天降橫財兩個億 作品

第249章 蠟殼水翻砂

  而且,後江色料,還是一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

  就是翻色,只要切出的翡翠種足夠老,拋光之後色就會變深,並且隨著佩戴的時間越長,顏色也就越綠。

  六七十年代,港澳臺富豪明星,佩戴的玻璃種帝王綠蛋面,全都是出自這個場口。

  但可惜的是,七十年代末,後江場區就被老緬軍政府封存了,偷採原石一旦被抓到,全都被拉到坎迪江邊打靶。就算到了現在,這個場口依然駐守著重兵。

  老緬政府軍,克欽獨立軍,為了爭奪這狹長不足百里的老帕敢礦區,每年都要打幾次硬仗,以死傷幾千上萬人的代價,爭奪這些礦區的控制權。

  控制嚴,開採難,也就讓後江石成了傳說。

  水翻砂更是絕跡了十幾年。

  現在市面上的後江石,全都是新後江,塊頭大,種嫩,是新後江最大的特點。因此,不出高檔翡翠.......

  葉青也不打燈,就用手翻撿這些後江水翻砂。

  這個老緬是個鬼賊,將新場區的後江石和老場區的後江石放在一起混淆視聽。

  但是他卻不知道,同樣是蠟殼,新後江蠟皮緊湊,只能用擦石機磨掉。

  老後江原石的蠟皮殼,只要在太陽下曬一會兒,或者泡在溫水中,輕敲蠟殼就會脫落。

  這也是判斷帶蠟皮殼的原石是否產自老後江最佳的方法。

  葉青嘴裡叼著煙,一手抓著一塊蠟殼水翻砂,靠掌心的溫度,手指上的力道,來剝離蠟殼,只要有剝離的跡象,他就將石頭放在腳邊,然後繼續.......

  足足用了半個小時,老緬都抽了三根菸,他才從二十多塊後江石中挑出了九塊。

  最大的就像是鵝蛋,中間的是雞蛋,最小的是鴿子蛋。

  至於哈密瓜,香瓜大小的後江,一塊都沒要。

  “行家!”就連老緬都忍不住挑起大拇指:“你怎麼看出來的。”

  葉青心有餘悸的看著哈密瓜和香瓜大小的後江原石:“這些都是新後江,蠟殼是做上去的,油性太大,粘手,就要這幾塊,開價吧!”

  “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