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來到自己寫的垃圾書裡了 作品

41、小小的地方,大大的潛力


                 八百里加急,洗腳三天。

  傳出去的話老郭的名聲那可就相當不好聽了,但架不住真的快樂,他前半輩子都在沙場之上,身上難免會留下一些暗疾,這地方的姑娘雖不會琴棋書畫陶冶情操但架不住一手精準的抓骨掐筋卻是讓人能舒坦的喊出聲來。

  老郭著實有點沉迷這種感覺,但架不住還是有正經事要辦,所以老郭在第四天的早上這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

  嘿,這說來也是奇怪,沒有那些個風雅頌,但就是能留住人,就在這享受的三天老郭還認識了個從廣州府過來做生意的老哥,那老哥是十月來的,一直就住在這沒走過,這轉眼都過了臘八了,他還蹲在這地方,問起來就是每天都想著走但每天都捨不得走,還說自己快六十了,能享受一天是一天,不著急不著急……

  其實老郭也想啊,這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服,但他可沒有這老哥的魄力,要不怎麼說走的時候依依不捨呢。

  經過驛站之後再往前走個十里地就算是正經進了那新平鄉的地界,到了這之後那畫面可就不同了。首先就說這路面,地上都是平整的青石磚道可供牛馬行走,且主路寬闊兩旁青山依依,綠樹成蔭,間或有些平地上頭大多都已經被開墾成了莊稼菜地,倒是有些個阡陌交通的味道在裡頭。

  而這路上的行人也是很多,大多都是一些往來的農戶趁著這新年時將自家產的東西拉出去換些日常所需之物,也有大宗的商隊馬幫牽著馬兒叮叮噹噹的往來進出。

  到這還看不出來什麼,直到見到河了,路鋒一轉便瞧見了一個不大的小鎮,方圓一里的樣子。

  遙遙眺望便能看到那河上船隻如梭,有東進的也有西出的,碼頭上的人流貨物更是川流奔騰,完全看不出只是個三千人的小鄉。

  當老郭進入到那個小鎮上時,那才真是被惡狠狠的震懾了一把,這鎮呈井字形,四周圍為通道而中間為集市,周遭則都為兩層小樓,樓下經商樓上住人。這剛巧是年集的日子,這小鎮上人頭攢動,各種貨物往來徑流,儼然是一副熱鬧紅火的模樣。

  而依靠這小鎮周圍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少零散的房屋,有的已經住人有的則剛剛開始破土動工,在那不遠處則是冒著滾滾青煙的工坊,路上源源不斷的牛車將原材料運到這些工坊裡,而外頭還有大量的船隻商賈在等待著新貨開窯。

  除此之外在那小鎮旁邊不遠不起眼的鄉衙邊上則是一個碩大園林式建築群,這個東西的突兀程度不亞於在一群鴨子裡扔進去了一隻天鵝,這天鵝還得是黑的。

  這個建築群外有圍牆相隔,裡頭房屋建築鱗次櫛比,整潔美觀,井井有條,帶著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

  老郭好奇啊,於是就詢問了一聲路過的老鄉:“過來,我問你一聲,那地方是何處?”

  老鄉見這老郭的態勢不俗,自然也是客客氣氣的說道:“那地方啊,那可是咱們鄉里的書院,專門供四里八鄉的年輕人讀書用的,不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