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0章 愁雲慘淡

 又是三年過去。 

 慶曆十五年。 

 隨著以範希文為首的臣子做出探索澳洲的決定,大宋的開海視野再度翻開新的篇章。 

 先是北面的水師撤離,只留下對馬島和夏洲兩地。 

 鎮海水師以流求的港口作為補給,沿途南下,一直到潮州的海門寨停靠。 

 由於航線極遠,大宋本就繁重的水師開支再度膨脹數倍。 

 只不過,由於過去將近二十多年水師的卓越成果,讓朝廷君臣倍感信心,甚至還有大量的百姓踴躍參與。 

 朝廷水師在潮州一帶,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切歡迎。 

 舉國上下,屆時沉浸於歡騰之中! 

 …… 

 一轉眼,半年過去。 

 隨著接連三艘海船載著六百餘官兵尚未返回,朝廷的風聲逐漸發生變化。 

 水師學院與各路水師大為重視。 

 因為,這一次南下的船隊裡,還包括水師學院山長“柳三變”的親子,柳溫。 

 以及晉王趙元義的孫子,大宋宗室出海的第一個子弟,趙楷。 

 這兩人的身份皆非同小可。 

 當初隨行,本來只是穩定人心的考慮,趙楷臨行時更是揚言要替陛下將澳洲打下來,作為獻給趙仁的賀禮。 

 隨著時間的推移,噩耗迅速傳播。 

 年過花甲的柳三變直接病倒了! 

 晉王的子孫同樣給趙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無論如何,這位同輩兄弟的下落不明,終歸是有人需要為此承擔責任。 

 少壯派的臣子們被這個消息打擊到,立即商量對策。 

 韓稚圭,範希文,歐陽文忠,富彥國等人聚集到一起。 

 韓稚圭作為同平章事,亦是少壯派的領袖,這時候選擇出面承擔自己的責任。 

 他欲要以仕途作為交換,給天下萬民一個交代。 

 範希文這時卻站出來。 

 最終,慶曆帝迫於壓力,最終當眾罷免了範希文的參知政事,並且允准了他告老還鄉的決定。 

 此事像是一個導火索,彷彿預示著少壯派的沒落。 

 韓稚圭等人雖然明面上沒有受到牽連,但他們對朝廷的掌控力度不再如從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