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53章 新人上位

 李常笑微微笑道,走到宮人抬來的椅子坐下。 

 他居於右,與上方的趙仁,隱隱成了一個夾角,將王孝先與呂坦夫夾在一起。 

 強烈的壓迫感鋪面而來,讓他們有些招架不住。 

 呂坦夫在叔父呂聖功生前時得過指點,知道當年太祖封國一位超等太師,其地位凌駕王侯之上。 

 且這太師的輩分與威望極高,許多在朝重臣的父輩乃至祖輩,皆是其門生。 

 沒曾想,今日竟然得見此人面目,而且這般年輕。 

 王孝先倒是心裡有數。 

 他是文中書院出來的學生,不過卻不知李常笑的來意,心裡忽然有種不太妙的預感。 

 一切徵召似乎指向了兩個字——要完。 

 王孝先暗暗猜想,難道是自己對呂坦夫和稀泥的態度,從而招致了這位師門長輩的不悅? 

 這時,上方的趙仁開口。 

 他示意左右將江淮的文書遞上,分別傳閱給王呂二人。 

 李常笑同樣打量著二人,心下生出幾分同情。 

 他知道這江淮民亂的爆發,嚴格來說其實怪不得這兩位相爺。 

 大宋立國以來的積弊,雖說唐後無世家,但盤踞縣城的豪族卻是無法根除的,尤其有相當一部分,仗著當年開國時的餘威,橫行鄉里,作威作福。 

 一切逐日積累,正好在慶曆年間爆發。 

 王孝先和呂坦夫真正的不幸,卻是這位天子打算要卸磨殺驢,將朝廷目前的爭執局面終結,換上一批銳意進取的臣子。 

 慶曆朝經過二人的治理,已經完成了鹹平一朝的過渡。 

 自然而然,這群老臣被供奉的價值就消失了。 

 不過李常笑清楚,一代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哪怕王孝先是文中書院的弟子,但倘若他的存在本身會阻止社稷,自然也沒有存續的必要。 

 片刻之後。 

 趙仁盯著二人,微微一笑:“江淮的民亂,請問兩位老師,可否給朕一個交代。” 

 此話一出,他們皆是變了臉色。 

 王孝先的表情有些複雜。 

 從公家而言,他能理解趙仁銳意進取的心思,尤其是大宋立國一甲子,積累的頑疾終於爆發,需要得到肅清。 

 而老臣,他們中有很多本身就是頑疾的一部分。 

 指望著頑疾制服頑疾,顯然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