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45章 捏面少年

 …… 

 鹹平十九年,元月。 

 汴京的一場大雪,昭示著萬家團圓。 

 李常笑受到劉娥的邀請,到宮中參加年會,這一宿君臣同樂,顯得好不快意。 

 等到出來時,已是半夜。 

 太子趙仁親自前往相送,二人一路上聊了許多東宮的事情,主要就是有關王孝先和呂坦夫的。 

 這兩位臣子,俱是端拱末年到鹹平元年登第的臣子。 

 他們早早擔負起太子的教導之責,雖然二人的理念多有不合,但這麼多年過去,隨著太子日漸成長,他的兩位恩師在朝中地位也逐漸提高。 

 不久前,隨著寇平仲告老還鄉,昔日端拱朝的進士只剩王子明一人尚在宰執。 

 王孝先和呂坦夫二者的矛盾,也隨著地位的提高由暗地轉向明面上。 

 這一次由於範希文被貶,雙方臣子相互攻訐。 

 若以趙仁原本的性子,知道此事肯定會想著調和雙方,但如今他卻選擇坐視不理,注意力反而更多集中在範希文的身上。 

 他要確保這位才華橫溢的臣子,不會因為朝堂的泥淖被毀,否則將是大宋的損失。 

 不過趙仁雖然有定計,卻還是習慣與李常笑商議,但求一個穩妥。 

 二人邊走邊談。 

 他們路過騏驥院下的御馬直旁,忽然看到屋門被推開,一位臉上刺字的少年走出,頭也不回地向著一處飛奔而去。 

 趙仁見到“刺字”,本能生出幾分不惜,因為這樣的人基本是犯事被髮配的,算不得什麼好東西。 

 李常笑觀察到趙仁的變化,視線在少年的背影停留,不由笑道:“殿下不可以貌取人。正值大宋用人之際,這群好鬥之人,也自有其作用。” 

 趙仁雖然不太認同這觀點,但本著對李常笑的尊敬,還是直接受禮:“師公之言,孤必然銘記。” 

 “行了,你小子也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等到大戰起來,你就知道此人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