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6章 新帝登基

 …… 

 汴梁城中。 

 三三兩兩應試的年輕人云集,其中鮮有年老者。 

 這大宋的科舉與唐時相比有過不小變化,其中最典型的,當屬“詩”之一字的淡化。 

 自打唐末平安帝駕崩以來,百帝爭世,極大影響到了朝廷的科舉進程。 

 老一輩的詩人接連離世,詩壇由於長久缺乏科舉的支持,致使其日益沒落下來。 

 恰此時,絳州龍門的文中書院率先開設了有別於“詩”的“詞”科。 

 正值大亂之世,“詞”逐漸繁華起來。 

 建隆帝立國以後,想著效仿唐初時歷代帝王的經歷,力圖也在唐詩的基礎中,尋找到屬於大宋自己的東西。 

 於是,建隆帝一改早先“考較詩文”的風氣,改為“考較詞賦”。 

 其間出過不少膾炙人口的詞曲,經過一層層的傳播,很快替詞打開了局面。 

 不過這樣一來,大宋朝堂逐漸出現了臣子年輕化的跡象。 

 其中最典型,當屬建隆朝的狀元呂聖功,短短六年從一介狀元郎,官至參知政事,位同宰相。 

 這無疑又成了激勵天下年輕士人的一記涼藥! 

 這日,幾位來自文中書院的學子相攜而過,他們由於接觸“詞科”最早,比之應天,白鹿,太室等書院有著天然的優勢。 

 其中一位身材高大的漢子,看向不遠處一個年輕人,輕笑道。 

 “平仲,科舉莫要緊張。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寇平仲沒有拒絕他的好意,微微一笑:“多謝李大哥。不過平仲學了十餘年,對自己有信心,應當是可以及第的。” 

 “哈哈,好!”李太初聽他這麼說,大喜過望:“這般有自信,你定然是可以中的!” 

 兩人之間差了十餘歲,如果苛刻一些,指不定都能當父子了。 

 蘇太簡同樣也是文中書院出來的,三人是同門。 

 他早已習慣二人這般模樣,同樣上前:“平仲,咱們再考較一番詞賦,省得到時生疏,耽擱了正事。” 

 寇平仲點點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