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32章 整軍三論

 開元帝知道,自己的大師父絕不會無的放矢,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想到了全盤的對策。 

 他躬身一禮:“請大師父教朕。” 

 “其實很簡單,”李常笑緩緩道:“其中的癥結有二,其一是邊軍上升無望,所以要給個盼頭。其二是邊軍軍餉的貪腐,無論如何,要他們賣力,首先應該免去後顧之憂。” 

 聽到這話,開元帝直直點頭。 

 李常笑說的這兩點,確實是邊軍的癥結所在。 

 “邊軍上升無望,陛下不妨光開明路,既然文人有科舉,武人也要有武舉。天下百姓無論貴賤,皆可參加武舉。” 

 聞言,開元帝眉頭皺起。 

 其實這話沒毛病,開武舉確實是武人的一個升遷途徑。 

 只不過,那句“無論貴賤”,倒是一定程度上讓開元帝犯難了。 

 畢竟前頭的科舉還不許商賈、贅婿等人參加,這種限制甚至綿延到子孫後代。 

 如今武舉打破慣例,未免會引起什麼波折。 

 可開元帝想到大唐的未來,當即一咬牙:“朕準了,大師父請繼續說下去。” 

 “其二,可設鎮府使一職,天子任免,代巡邊軍,明察秋毫。” 

 這個設想倒是與巡視各道的巡查使相似,但是弊端也明顯,任用之人必須是天子親信,否則上下聯合欺瞞,又將得不償失。 

 有關這點,李常笑的應對之法,是選用宦官。 

 不過宦官也有講究,是宮中天子培養的,而不是外朝進宮的。 

 這點很重要。 

 兩者雖然都是宦官,但彼此間的差距可大了。 

 自家養的狗,頂多是護食了一點,卻是能認得主子的。 

 反倒是外面來的,指不定還會吃百家飯。 

 “其三,陛下可嘗試組織各軍聯合演武,親自挑揀良將。” 

 這個設想來自李常笑前世瞭解到的軍中比武,這是真正的手底下見真章,絲毫作假不得。 

 即便仍有弊病,但卻可以儘可能多的創造升遷機會。 

 至少,天子的努力能夠讓每一個邊軍將士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