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26章 翰林詩院

 “永徽朝的狀元,按照他的資歷,可以升遷了。” 

 高元一躬身:“老奴遵命。” 

 “嗯。”開元帝應了一聲,繼續翻閱詩集。 

 不得不說,這詩集在某種程度上還真是好東西。 

 雖然詩文的水準不代表才學,但詩文寫得好,哪怕不予重用,養在翰林院裡也是好的。 

 開元帝記得,太宗皇帝在世時曾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他覺得自己未必有太宗皇帝那般偉大,索性將目標定小點。 

 不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但是讓“天下詩人盡入吾彀”,這個一點也不過分。 

 開元帝素來是個說幹就幹的性子。 

 翌日,宮中降旨。 

 即日起,在翰林院中獨設一詩院,專門用以替詩才封官。 

 這變相是彌補了進士科的空缺。 

 雖然兩者不可相提並論,但進入詩院,對天下文人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消息傳出,民間對開元帝的稱頌又高了一個臺階。 

 …… 

 轉眼間,三年過去。 

 隨著《十事要說》逐漸落實,大唐各道州的官治和民生有了顯著的改觀。 

 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整個朝廷都呈現蒸蒸日上的派頭。 

 姚元之作為《十事要說》的提出者,在朝野的聲望日漸提高,並且有了一個“賢相”的美稱。 

 開元四年,五月。 

 不久前杜賢升任郾城尉,離開鞏縣前往郾城赴任。 

 杜子美時年五歲,也到了可以讀書認字,學習經文的地步。 

 李常笑自然肩負起了教養的職責。 

 李府。 

 杜子美老實巴交地坐在屋簷下,照著李常笑的指示,嘗試書寫字跡。 

 他年紀還小,用墨筆有些吃力。 

 李常笑索性自己尋了一截枯木,做了一支簡易的水筆給他用。 

 每日的任務不重,也就辨認五個字而已。 

 李常笑自詡是個厚道人,當然不會苛待五歲的小兒。 

 溫水煮青蛙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杜子美一介小娃兒,怎麼能與一個千年老怪較量心計。 

 他正為每天只學五個字而沾沾自喜的時候,卻在李常笑一遍又一遍的忽悠中,接著“溫故而知新”的名義,將前一百天,前二百天的字也都溫習了一遍。